台灣大學鹿鳴堂拆除生變 台北市府重啟審議

2018-07-14

【香港中通社7月13日電】台北消息:台灣大學鹿鳴堂原定11日拆除,但因有校友發起搶救行動,並提出認定鹿鳴堂歷史價值的新事證,台北市政府13日召開會議通過,將就鹿鳴堂成為暫定古蹟重啟審議。

鹿鳴堂原名僑光堂,於1968年5月4日落成啟用,原作為僑生活動中心使用。建物外觀採中式建築元素,也結合西式建築美學。台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勘查後,認為建築現狀保存不佳,一樓作為餐飲區使用,經整修後已失去原貌。

“搶救台大鹿鳴堂陣線”成員13日在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諮詢會議上,向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提出鹿鳴堂歷史價值的新事證。團體成員指出,他們在台灣“文化部”的資料庫找到226張老照片,也在簡報中找到大量資料,證明在鹿鳴堂曾發生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

資料中發現,鹿鳴堂成立後沒多久,就在這裡舉行舉行台灣歷來第一屆書展,由時任台灣地區副領導人嚴家淦剪綵,被稱為台灣歷史上首次“文人大會”,可視為台北國際書展前身。

另外,中國國民黨1991年在這裡舉辦黨籍“國民大會”代表座談會。在座談會上,當時的國民黨主席、前台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指示代表展開修法,是台灣政治一個里程碑。

台北市文化局指出,文化資產審議委員討論後,認為僑生、僑胞活動於鹿鳴堂的公共性,還有當年除了中山堂以外,鹿鳴堂是台北市少數重要事件的集合空間,這些事證在上次的審議會裡沒有被詳細討論。因此,委員認為這次提出的新事證有效,下個階段將就鹿鳴堂成為暫定古蹟重啟審議,屆時將再進行鹿鳴堂的歷史價值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