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龍通:現時大幅調高『牛肉乾』不是合適時機

2018-06-07

【特訊】對於交通事務局介紹修訂《道路交通法》及其補充法規公開諮詢建議內容,包括引入“扣分制”;再輕微違反視累犯;將輕微違反轉換行政違法行為;加強醉駕、酒駕、超速等處罰力度等,其中亦見議大幅調升“牛肉乾”價錢即違例泊車的罰款,一般違泊及停車、違泊在行人道及行人區,將由現時的300元調升至600元;實線違例泊車由600元調升至900元;違法泊在巴士站範圍則由300元調升至1200元。

措施未考慮本澳實際情況

民眾建澳聯盟兼北區社諮委許龍通表示,認同交通事務局的出發點,希望透過法規的修訂,進一步完善有關規定及確保對有限的道路資源作更有效利用。對於一些影響駕駛員或其他道路使用者安全的駕駛行為,加強規範及加重罰則以起阻嚇作用也理應是修法的方向。

但對於大幅調升“牛肉乾”價錢,許龍通則表示現時不是合適時機,雖然局方期望透過加重罰則對經常違例泊車的市民起到阻嚇作用,但他認為同時亦要考慮到現時本澳的實際情況,在現時車位嚴重不足以及各區分佈不均衡,加上公交服務又不勝負荷的情況下,推出新措施不是合適時機,也會引起強烈的民怨。

一車佔兩位變相縮減車位

許龍通進一步指出,全澳電單車約十二萬部,合法車位僅得六萬多個,即將近半數電單車被迫違泊。汽車合共約十一萬部,公私停車位約有十二萬六千個,表面上看似是足夠供車輛停泊,但關健是這裏面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流動性的私人泊位,亦即是車輛駛離私人泊位後,去到另一目的地需要停泊另一個車位,但原來的私人泊位又不能提供給其它車輛停泊,這樣一輛車輛就變相需要兩個車位了,所以不能簡單地從車位總數及車輛總量看問題。

另外就是車位的區域分佈嚴重不均衡,去年檢控違泊超過八十萬宗,不能夠簡單理解成就是阻嚇力不足,從某個角度也體現出現時車位不足的嚴重情度,所以在現時的實際情況下推出新措施,不是合適時機,只會引起更大的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