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607號
2018年06月07日
星期四
李良汪批交通政策獨沽一味惹民怨
2018-06-07
【特訊】交通事務局表示將於本月二十八日起,就《道路交通法》修訂進行公眾諮詢,當中建議對“牛肉乾”的處罰金額調升逾一倍。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李良汪批評,透過調升罰款金額,或可產生一定程度的阻嚇作用,短時間內減少違泊亂象,但在公交優先及步行系統遲遲未完善的情況下,單靠經濟懲罰手段施行交通政策,既漠視社會實際訴求,引起民怨,亦無法有效解決交通困局。
單靠經濟懲罰難助政策推行
李良汪表示,本澳車位不足,且分佈區域不均,是違泊現象最主要的成因。年初,政府為打擊違泊問題,已調升黃實線與公共車位的拖車及鎖車費,期以罰款起阻嚇作用。當時已曾建議政府在調升違泊罰款、加大用車成本等手段以外,長遠而言應透過短、中、長期措施,紓緩本澳泊車需求。然而,一眾交通問題仍未解決,政府四月又在社會一片爭議的情況下調升巴士收費,漠視民意推行政策,加重居民出行負擔,同時無助公交優先政策的推行。
他批評政府在“公交優先尚未成功,步行系統仍須努力”的情況下,提出大幅調升罰款的諮詢方案,顯示當局一直未有釐清問題核心成因,漠視社會實際訴求。他又表示,“由調升咪錶費、鎖車費、巴士車資,以及日前公佈的建議方案等一連串措施,對比仍問題多多的其他交通政策,難怪社會質疑當局無計可施,淨係識用經濟手段。”
綜合治理方能解交通困局
李良汪指出,不論政府以什麼理由提出有關建議方案,但政策推行必須具有相應配套措施、獲得一定程度民意的支持等基本要素,漠視民意後果相當嚴重。他呼籲當局諮詢過程中需認真聽取社會意見,同時促請當局儘快重新審視本澳現時及評估未來交通情況,作出具體及詳細分析,結合車輛管理、公共交通、車位規劃及步行系統等措施,綜合治理交通問題,方能有望解決交通困局。
另外,他表示《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2010-2020)》因輕軌延誤等關鍵原因,已可斷定無法依原定規劃落實,建議因應社會變化、新城規劃、智慧城市,輕軌落成及步行系統建設等因素綜合考量,結合包括控車手段在內的政策實施時間表,重新規劃並公佈新的整體陸路交通政策,讓公眾知悉本澳未來的交通規劃與佈局,讓各持份者可因應政策取向及自身條件,及早計劃未來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