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528號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
黃生的語言
2018-05-28
繼首個展覽《過去即將來——澳門黑白老照片展》後,澳門1844攝影藝術空間再與攝影家黃生合作,迎來第二個展覽──《事件的語言——黃生個人作品展》,與上次多人合展不同,這是黃生的個人展,更是其第一次。
策展團隊認為,今次展覽將呈現黃生生涯軌跡中,其中重要、具標誌性的珍貴照片,希望從攝影師個人拍攝的角度中,反映歷史、社會事件的片段,同時提供一次回觀歷史的機會。
為本報記者的黃生介紹,展出的八類共三十六張照片,大部份都是在採訪新聞時拍攝,故多屬新聞故事的鏡頭,而決定選擇這批照片,可以說是很隨機,主要考慮的是記事,而非要求「靚相」。
這八類別照片,可反映澳門在那個時代當下的社會狀況、居民生活,以至見證時代變遷,舉例近年熱話保育的路環荔枝碗船廠,當年在林茂塘也有更大的一片船廠、棚屋木屋,只是城市發展,船廠木屋都變高樓大廈。
對於宣傳封面的裹布銅馬像,黃生回憶稱,當時澳葡政府藉重整路網工程,把竪立在亞馬喇前地的銅馬像拆下,事前未有公開、正式的宣佈,而當日在碼頭拍攝被包裹的銅馬像時,始知悉該銅像要被運走、返葡安置。
黃生補充,很高興可以透過是次展覽平台,將這個時代曾發生過的事件,藉著照片告訢更多人知道,如曾高高在上的銅馬像,許多澳門人尤年青一代所不知道,能夠透過圖片將這段本土歷史記下,頗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