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洲坊會提街市法意見

2018-05-26

【本報訊】《公共街市管理制度法》及《小販管理制度法》公開諮詢下週一(廿八日)結束,青洲坊會認同官方的修法內容,包括惹起爭議的攤販休假日數,但認為文本仍有漏洞,未能完全消除不公平現象,起平抑物價的效果。

青洲坊會昨舉辦「街市條例修改立法座談會」,聽取居民對修法意見,有約二十人出席。有街坊希望能規範、延長攤檔的經營時間,也有認為應要每月開廿五日,另有人冀規管統量衡,打擊呃秤等等。

副理事長陳鳳直言,日前民署就十多個街市和小販檔位抽韱,收到過千份申請,顯示街市檔販、小販「有得做」,並希望政府今次修法能下定決心,徹底改善當中諸多不規則情況,真正為市民服務。

至於惹起不少爭議的休假日數規定,理事長張捷認為,官方方案已較合適、寬鬆,只要經批准攤販就可休假達一百八十日,相信反彈源於當局未有向業界解釋清楚。他補充,攤販始終是獲公共資源扶助得以低成本經營,長休實影響街市整體的服務。

青洲坊會對兩法提出多項意見,其一是贊成增設違規記分制度,唯指是次文本就扣分細節欠奉,倡當局把食安、短斤缺兩、標價、衛生等均設評分、扣分準則,讓雙方有法可依。又希望能規範度量衡等。

不過,該會不認同新競投者可僱用員工而毋須親自經營攤位,因連當局也認現求證是否親身經營也有困難,未來也沒新預防措施,難免會將「假請人實轉租」合法化,甚或被大集團壟斷,建議還是須親身經營,且規定任何社團、公司等都不得參與競投。

該會又希望,未來街市經營可更多元化,放寬經營種類,增加如補鞋、修傘、配匙或快速剪髮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服務,令街市服務範疇更廣泛,吸引更多市民走進街市。

他們還收到不少居民意見要求政府檢討街市檔販的「三免(免租金、營業稅及鮮活食品檢疫費)」政策,並應考慮要檔販繳交合理的管理費和自負水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