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力倡加強跨境司法協作利用科技手段搗毒

2018-05-22

【特訊】司警局、澳門海關聯同珠海公安局,共同偵破一宗跨境郵包運毒案,行動中查獲十六點四四公斤新型毒品“恰特草”。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張淑玲認為,毒品走私呈現了向郵遞渠道轉變,以及品種變化的新特點,利用國際郵包藏匿走私毒品呈現上升勢頭,反映本澳在打擊和預防販毒的工作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間,認為當局應做好風險評估,掌握走私路線及手法,加強與其他地區執法機關的監察及情報交流,並利用雙重技術的X光系統等科技手段,檢測郵件上有否毒品殘餘。

張淑玲指出,去年起經拱北海關進行跨境走私毒品的案件不斷增多,從口岸所查獲案件看,港澳及內地吸毒者走私少量自吸毒品出境仍占多數。據悉,由於郵包收、寄實名制執行不到位,涉案人員信息虛假或模糊,且收件人或發貨人均在境外,因此,真正的買賣者身份難以追查,使緝拿藏毒走私的難度大大上升。

另一邊廂,由於本澳販毒成本較低,不少不法集團近年看中本澳的“法律罅”,僱用香港青年來澳販毒。張淑玲認為,較輕的販毒成本,容易使澳門化身為“毒品天堂”。近年,不少跨境販毒案件皆以澳門作為中轉站,反映出本澳在打擊和預防販毒的工作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當中牽涉到跨境合作和三地司法協作問題。

她稱,是次跨境販毒的成功打擊,是一次良好的協作示範,但長遠來說,應全面檢討新“禁毒法”,未來在修法的過程中,考慮提高毒品犯罪成本,並加強區域國際間的司法合作和情報交流;其次是利用科技手段,如引入雙重技術的X光系統,再配合日常經驗予以打擊。除此以外,亦應加強兩岸三地的犯罪引導條例和“犯罪資料庫”等的司法情報交流,以有效打擊及應對不法份子層出不窮的販毒手法和運毒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