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基石 李振宇促政府盡快落實家庭友善政策

2018-05-15

【特訊】每年的5月15日是國際家庭日,今年的主題是家庭與包容性社會。聯合國將關注家庭及家庭政策在創建和平、包容的社會以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作用。勞工界立法會議員、工聯總會副理事長李振宇表示,雖然家庭友善政策已提出多年,相關理念亦逐漸被社會接受,但相關政策的落實卻步履艱難,促請特區政府積極推動落實家庭友善政策,使家庭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家庭問題關係可持續發展

社工局日前表示本澳虐兒個案有上升趨勢,今年首四月虐兒個案相當於去年總案數逾七成。李振宇認為,數據反映本澳潛藏不少家庭問題,須引起特區政府和社會的重視。他指出,過去十幾年,本澳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人們的家庭觀念也在悄悄發生轉變,衍生出不少家庭方面的問題,如出生率下降、離婚率上升、人口老齡化嚴重、家暴事件不斷等。

李振宇認為,本澳家庭所發生的種種變化只是全世界家庭發生變化的一個縮影。他指出,過去幾十年,全世界的家庭在結構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家庭數目急劇增加、家庭規模日趨縮小、離婚率上升、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等。鑒於家庭結構發生的深刻變化可能給社會帶來巨大衝擊,聯合國於1993年設立國際家庭日,旨在提高國際社會對有關家庭問題的意識。2000年,聯合國大會又呼籲各國政府透過不同層面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家庭友善”社會。2015年9月25日,聯合國通過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強調家庭以及家庭政策對於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多個目標的實現都至關重要。

加強研究完善家庭友善政策

李振宇指出,社工局曾於2002年委託香港理工大學對本澳家庭狀況及家庭服務發展進行研究,試圖通過全面檢視澳門家庭的處境及所面對的問題,為今後家庭服務的發展和規劃制定出符合澳門實際情況的發展藍圖。但時過境遷,在本澳家庭已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家庭結構、家庭功能、家庭觀念、家庭服務需求等都有所變化的情況下,相關研究結果可能難以適用於目前的發展實際。他希望特區政府能夠盡快更新相關研究,為本澳家庭友善政策的完善提供更及時準確的支撐。

李振宇指出,聯合國每年都會針對國際家庭日設定一個主題,關注的內容包括教育、貧困、殘疾、老齡化、父母的責任和挑戰、家庭與工作的平衡、代際間的團結、性別平等、兒童權利等等。他認為,聯合國對於家庭問題關注的重點都應是本澳家庭友善政策未來完善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