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515號
2018年05月15日
星期二
巴勒斯坦抗議美使館遷耶路撒冷 衝突致12死數百人傷
2018-05-15
【香港中通社5月14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吳為思)遷至耶路撒冷的美國駐以色列新使館定於當地時間14日舉行開館典禮。當天,加沙地帶爆發大規模抗議和衝突事件。據加沙衛生部門最新數據顯示,事件目前已經造成12名巴勒斯坦人在衝突中死亡,另外有數百人受傷。
中國新聞網14日報道,隨著巴勒斯坦人抗議新使館的開館,在加沙地帶邊界的5個地點爆發了暴力衝突。
去年1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的“首都”地位,隨後啓動美國駐以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事宜。新使館定在5月14日,也就是以色列獨立70周年紀念日這天啓用。
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引發巴勒斯坦強烈抗議。巴勒斯坦呼籲國際社會抵制參加開館典禮。同時,作為對美國的回應,巴領導層還決定重新啓用1967年被以色列解散的東耶路撒冷市政府。而成千上萬以色列人則走上耶路撒冷街頭慶祝。
此前外界預計,美國會派出盛大的代表團出席耶路撒冷新使館開館儀式,而且不排除特朗普親自前往的可能。不過根據美國白宮給出的消息,14日的典禮特朗普不會參加。
特朗普選定的赴以代表團人員包括美國副國務卿約翰•沙利文(領隊)、美駐以大使戴維•弗里德曼、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特朗普大女兒伊萬卡、女婿庫什納、總統國際談判特別代表賈森•格林布拉特。
以色列此前舉行招待會款待來訪的外賓,但多數駐以外國使節缺席招待會,或凸顯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國首都的舉動和全球並不同調。
不過,在搬遷使館這件事上,也有人追隨美國的腳步。目前,危地馬拉和巴拉圭兩國已經正式宣佈把使館遷至耶路撒冷,還有一些國家正在醞釀“搬遷”。4月25日,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化遺產事物及環境保護部部長澤埃夫•艾爾金說,以政府正在制定有關幫助首批10個國家希望將使館從特拉維夫遷移到耶路撒冷的解決方案。
不過,從美國的實際行動來看,承認耶路撒冷的“首都”地位、搬遷使館並引發“搬遷潮”,這些無疑都在衝擊國際社會對巴以問題的基本共識,同時也會給巴以和平進程帶來更多的不確定,為其蒙上了陰影。
報道指,作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地,耶路撒冷受到無數信徒膜拜。同時,幾千年來,這座“聖城”也見證了因它而起的無數場征戰。進入現代,耶路撒冷問題成為巴以衝突的核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