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427號
2018年04月27日
星期五
台工科教授研發晶片 半小時可驗癌
2018-04-27
【香港中通社4月26日電】台北消息:台灣中正大學26日發布新聞,在該校任教的機械工程系教授任春平研發“奈米(納米)流道蛋白質濃縮晶片”,只需少量血液,就能在半小時內檢測是否含有癌症特定的蛋白。
據任春平指出,“奈米流道蛋白質濃縮晶片”花費將近5年研發完成,已在國際期刊發表,將來也可應用在多重疾病檢測。
作為工科背景的教授,任春平率領團隊在晶片上製作一條人眼幾乎無法看見的納米通道,寬度只有頭髮的十分之一,通電後,在通道兩側會有正負離子堆積,讓蛋白被往反方向推,透過抓取某疾病的特定生物標記,進而檢測是否患病。
他說,這顆晶片擁有低電壓的特性,可發展手持式醫療裝置,只需要36伏特電壓,如電池或家庭用電都能輕易使用、自行檢測。相較於一般醫院癌症篩檢,需至少一天進行不同試劑的測試,晶片只需5微升血液、尿液,約30分鐘就能得知結果。
任春平表示,台灣社會邁向高齡化,不能忽視老人失智問題,希望藉由國際合作應用晶片技術,檢測血液中是否存有引起阿茲海默症的蛋白質,在早期尚未有明顯徵兆時進行預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