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419號
2018年04月19日
星期四
南海一號水下考古文物展揭幕
2018-04-19
【本報訊】澳門博物館廿周年館慶系列活動之一的「深藍瑰寶──南海I號水下考古文物大展」昨揭幕,重點展出該艘宋代沉船九十多件套出水文物。展覽展期至七月三十一日。
該由博物館與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合辦展覽昨舉行開幕式,文化局局長穆欣欣、副局長楊子健、中聯辦文化部副部長級助理邵彬、海上絲路博物館館長曾超群和廣東文物考古研究所代表肖達主禮。
展覽分五個展示區:水下奇跡──宋代商船南海I號、瑰寶若現──船隻打撈工程及保護工作、瓷器西去──水下考古出水瓷器、沉舟魅影──南海I號船員人生百態,以及海上絲路──海上貿易的始端。合共展出九十九件或套文物。
為加強展覽宣傳效果,主辦單位在博物館門口放置特別訂製由樂高模型砌成的打撈南海I號場景,又分別於四月、六月及七月舉行十二場樂高模型船工作坊,以樂高零件製作出南海I號的模型。另在大炮台陳列室特設密室逃脫遊戲,讓觀眾體驗文物保護、水下考古和發掘的經歷。
展覽期間舉辦多項配套活動,包括在四月二十一日下午三時於博物館舉辦「南海I號船體及發掘現場出水文物保護」專題講座,由海上絲路博物館保管部副主任張玄微主講,介紹南海I號船體和發掘現場的文物保護工作。另一場在五月二十六日。期間還於七月有探索南海I號之旅活動交流活動。
據介紹南海I號是現存關於海上絲路文物數量相對豐富、完整、集中的文物載體,船載文物總數約六至八萬件,在古代海上絲路發現的沉船中實屬罕見,並開啟中國水下考古先河及水下考古事業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