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每年兩做演練、儲備適量物資教青局發布學校防災工作指引

2018-04-17

【本報訊】因應去年八二三天鴿風災後政府開展防災減災工作,教青局制定《學校防災工作計劃》及相應指引,當中要求全澳學校每年進行兩次防災演習,儲備適量的應急救援物資,包括食物和食水等。

教青局昨聯同警察總局開說明會,向學校介紹《學校防災工作計劃》及指引,以及民防應急體系等。有七十七所學校領導及相關工作人員約三百多人出席。

教青局局長老柏生致辭說,局方去年第四季啟動制定工作,聽取多部門的專業意見及教育界尤水浸地區學校意見後制訂。他期望透過計劃和指引,促使學校做好災害的事前評估、災害的應變演練,切實落實學校具體的防災計劃,從而保障學生的安全,避免災害造成的傷害。

學校防災工作計劃和指引包括事前準備、事件應對及善後工作等內容,文本全文已在教青局網站(http://portal.dsej.gov.mo/webdsejspace/addon/allmain/msgfunc/Msg_funclink_page.jsp?msg_id=64597&langsel=C)公布。

當中重點提及學校防災演習,教育廳廳長江毅表示,新計劃指引要求各校每學年進行兩次演練。局方希望,在今個學年內所有學校完成緊急疏散及集合路線圖及演習計劃,並進行一次「桌上演練」,並到今年底進行一次實況演練,讓全校或局部學生參與的演習。

另還提出各校應在資源上確保防災的後勤保障工作,包括校內的防災系統和設備,又羅列應急救援物資清單,如安全帽、對講機、手套口罩、沙包等防水浸工具等,同時應備食物和食水以供防災之用,但考慮資源有效運用,建議各校在其小賣部的備貨上加入防災食品的考慮,以便靈活調動避免浪費。

會上有學校代表關注可否申請資助去購買,江毅稱,今年度的教育基金申請時間已過,而相關清單是應急物資實刻不容緩,校方應先行購置,若有困難可反映他們再安排。

江毅受訪時進一步補充,局方希望的是適量,非要大量物資,相信涉及的金額應不會很大,學校日常運作資金實足夠可應付,若有學校提出申請,他們會就具體個案分析。由於這昨日公布,未知會否有學校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