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志協講解幼兒語言及溝通發展

2018-04-09

【特訊】澳門社區志願服務協會舉辦的社區培訓系列活動-“幼兒言語發展及社交溝通工作坊”4月7日上午十時順利展開,工作坊分為三個週末(4月7日、14日及28日)進行,由香港資深語言治療師魏家欣碩士主講。報名情況反應熱烈,共有三十一個個人或家庭單位報名參加。

工作坊假澳門日報十二樓澳門公民素質發展研究中心進行,內容主要環繞幼兒表達模式與溝通障礙、語言訓練與日常生活之應用、幼兒語言發展及訓練、幼兒口部肌肉及發音發展、促進幼兒雙語發展的技巧、善用平板電腦誘發語言發展六個方面。工作坊亦設有實習環節,讓參加者輪流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孩子身上,並由導師現場點評及指導,透過理論及實務操作相結合,讓參加者更為深刻認識輔導幼兒語言及與人溝通的技巧。

社區志協副會長龍綺汶表示,本澳語言治療師人手短缺,根據澳門語言治療師協會公佈的數字顯示,投入澳門服務的合資格語言治療師僅二十七人,未能滿足本澳特殊教育需求兒童所需要的治療服務。有見及此,協會祈望透過工作坊,給予家長、照顧者及相關從業人員學習幼兒語言發展及社交溝通的知識,尤其提升家長對幼兒子女語言發展的認識,更好地撫育及扶持子女成長,此外,透過工作坊亦能讓參加者瞭解不同種類的特殊學習需要及其早期表徵,並通過活動認識提升幼兒語言發展的方法及活動建議,教導特殊教育需求兒童的語言訓練技巧。

她認為,活動不只是知識的傳授,更希望可以增強家長及照顧者的能力,給予他們信心及提升其親職技巧;她亦呼籲,關注子女的成長是家長的天職,必須重視及用心體會子女的需要及訴求,建立正確的育兒價值觀,而社會亦要重視各種不同發展情況及學習需要的幼兒的共融概念,築起讓幼兒成長更健康的搖籃,建立更和諧的社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