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消費者對整體經濟樂觀趨穩 澳科大公佈『澳門消費者信心指數2018年第1季』

2018-04-09

【特訊】『消費者信心指數』是綜合反映並量化消費者個人對當前經濟形勢強弱看法的指標,包括消費者對目前及未來三個月的宏觀經濟、就業、物價、生活水準、購買住宅及投資股票等方面的主觀感受。它常被用作預測經濟走勢和消費趨勢的一個先行指標。

根據設定,指數評分範圍為0至200,其中0表示“完全沒有信心”、100表示“一般般、沒感覺”、200表示“完全有信心”。簡單而言,小於100表示“信心不足”、大於100表示“有信心”。

成功訪問1008名澳門居民

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透過下設的市場調查中心,於2018年3月1日至20日利用所擁有的電話訪問系統(CATI)及網絡調查,進行了2018年第1季澳門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成功訪問了1008名18歲或以上的澳門居民。

是次調查由澳門基金會贊助,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負責執行。參與研究人員包括項目負責人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劉成昆副教授、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辦公室主任佘銓榮先生及項目成員伍芷君小姐。

澳門科技大學與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臺北醫學大學共同合作,由2008年第4季開始,每季共同發佈“兩岸暨港澳消費者信心指數”結果,每季調查結果通常於下一季度首月8號公佈。調查數據如下表:

本地經濟延續上升趨勢

數據分析顯示,2018年第1季澳門消費者信心總指數為89.92,較上季(88.12)相比上升2.04%。

與上季相比,納入總指數計算的六項分指數在本季五升一降,其中,“本地經濟” 延續了上季的上升趨勢,是六項分指數中的最高項,為111.22,較上季上升0.62%,表明消費者對整體經濟樂觀趨穩; “就業狀況” 分指數為111.04,較上季上升1.50%,顯示消費者對就業形勢持續樂觀;“物價水準”為72.66,較上季微升0.58%,表明消費者對通脹的擔憂減少;“生活水準” 分指數為97.96,較上季下降2.37%,表明消費者面臨的生活壓力有所增加;“購買住宅” 分指數上升,為60.21,較上季顯著上升10.94%,表明消費者購房的消極情緒明顯減少,但仍是六項分指數中最低的一項;“投資股票”為86.40,較上季上升5.45%,反映出消費者在股市波動中投資意願提高。

國際各地消費者信心指數各異

澳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其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跌狀況不一,美國密西根大學2018年3月消費者情緒指數為101.4,與2017年12月的公佈的95.9,上升5.7%;中國大陸2018年第1季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05.0,較上季的105.1下降0.1%;同期,香港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為86.8,與上季持平;台灣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為88.8,較上季的86.7上升2.5%。需要注意,澳門消費者信心指數不能和上述國家或地區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簡單地直接進行數字上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