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工程同時開工致泊車位緊張 鄭鑑康倡筷子基區增臨時泊車位

2018-03-17

【特訊】為優化筷子基的社區環境,政府將於本月十九日開展飛喇士街休憩區工程,筷子基坊會理事長鄭鑑康表示認同,認為必須盡快開展,以進一步改善區內環境,唯近日區內不少工程都需要臨時或永久刪減車位,對區內街坊造成影響,希望有關部門研究在工程期間增設臨時泊車位,舒緩現時區內泊車難所帶來的問題。

鄭鑑康指出,根據2016年人口中期普查資料顯示,筷子基區居住了三萬餘人。很多街坊都會使用電單車或私家車輛,泊車位不足問題長期困擾他們,原本大家盼望快達樓停車場可以舒緩問題,但卻因「天鴿」風災導致停車場需要延期開放。而現時海灣南街正進行駁街渠工程,以及中月將會進行的飛喇士街休憩區工程,均需要臨時或永久刪除部份泊車位,由於政府沒有臨時措施舒緩問題,在此期間泊車位不足問題將會更加嚴重,對區內居民造成嚴重的不便,「被迫違泊又被罰款」的結果加劇了他們的不滿情緒。

他認為倘若現時快達樓停車場已經開啟使用,居民或能找到合法位置泊車,大大減小問題發生,唯現時最快亦只能在今年下半年重開,加上現正進行的部份項目又是惠民或排期已久的工程,「改期延期或會浪費公幣,又可能會讓居民期望落空」,種種巧合造成現時的兩難困局。他認同政府必須要做好惠民工作,認為休憩區必須盡快增設,優化居民的生活素質,不能夠不拖再拖,同時亦要在停車場開啟前制訂節衷方案舒緩區內泊車位不足的現況。

鄭鑑康建議在快達樓停車場未正式重開前於區內增設臨時泊車位,甚至可以研究效仿高士德大馬路等街道,允許車輛在夜間停泊,緩舒目前區內現時泊車位不足的問題。長遠政府要做好協調機制,了解區內社會現況,進行工程時制訂臨時措施,避免事件再度重演,同時亦要做好各區的車位規劃,提供足夠的泊車位供街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