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在權建議以單位面積劃分按揭比例

2018-02-27

【本報訊】澳門房地産聯合商會會長吳在權表示,認同政府的樓控措施,但對於第二套房要加收百分之五取得印花稅則不予認同,認為政府沒有考慮家庭人口增長需要。他續指,在經濟正向發展、供需緊張及未能有效緩解下,未見房地產市場今年有任何下調空間。

善明會大會主席陳美儀則認為,除了加稅,政府應推出一籃子樓宇政策,包括增加供應,才能根本解決房地產市場問題。

澳門房地産聯合商會昨舉行新春團拜,中聯辦經濟部部長劉斌、房屋局代局長郭惠嫻等嘉賓,以及銀行業界、該會過百名會員出席。吳在權表示,澳門作為資本主義社會,應充分尊重市場本身的發展規律。「辣招」應慎之又慎,否則相反可能帶來不少副作用。政府在面對及處理居住與房地產業問題時,出台的政策措施本意是好,但回顧近年來所為樓市推出的「辣招」,雖然起到短期作用,始終未能達到預期政策效果,究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並沒有針對問題的核心所在。

針對本澳樓市問題,吳在權建議,增加新盤價格透明度,以及提供成交資料庫,公佈最新成交樓宇價格,並建議,將按揭比例自主權交回金融自主,以及按單位面積劃分按揭比例,而非以樓價劃分,才能更有效維護市場健康運行。同時,按實際情況加快增加社屋的供應量,進一步完善入住條件,尤其扶助合條件的年青人租住上樓。另一方面,嚴格區分公私房屋市場。至於修訂《經濟房屋法》中提出,經屋不應流入私人市場,他表示贊同,認為只有令經屋留在基層,夾心階層等有真正切實需要的市民之中使用和流轉;又建議,正確引導「租務法」的落實。

他續指,在國家支持下,澳門參與一帶一路、大灣區發展,相信未來社會經濟將持續發展。展望今年本澳房地產市場,在供需緊張及未能有效緩解下,房地產市場未有任何下調空間。又指,樓市始終跑贏通脹。他不認同,放寬青年首置等同推青年接火棒,雖然供數十年樓對青年而言心理上存壓力,換轉角度,居住是必需,即使不自置物業亦需要租樓,建議青年人在踏入社會工作數年後,在自身可承擔能力及條件範圍內,可審慎考慮善青年首置按揭成數的措施。對於第二套房要加收百分之五取得印花稅,他不予認同,認為政府沒有考慮家庭人口增長需要。

據財政局資料,二零一七年申報結算資產移轉印花稅中,住宅單位為一萬零四百五十二宗,平均樓價為十萬零五百六十九元/平方米,較一六年的一萬零一百一十三宗及八萬五千九百一十六元/平方米,分別上升百分之三點三五及十七點零六。今年一月住宅成交量一千九百八十六宗,達去年全年的百分之十九;今年一月住宅平均樓價十二萬四千四百八十一元/平方米,較去年平均樓價升百分之二十三點八。另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二零一七年所有不動産成交額為八百五十二點二八億元,按年上升百分之十五。去年,有一千六百零七名房地產中介人,房地產經紀五千零八十二個,吳在權指,若以成交額百分之一計算佣金收入,去年平均每名中介人營業額僅為五十三萬元,每個月約四萬四千元收入,但尚要承擔所有營業費用及分成佣金給經紀等,業界經營有困難。

陳美儀則認為,除了加稅,政府應推出一籃子樓宇政策,而不是抽出一部份出來單獨執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目前的取得印花稅,只是市民受苦。她建議,包括增加供應,才能根本解決房地產市場問題。她亦贊成,經屋只能向輪候人士出售,但指出,必需按照「新人新制、舊人舊制」方法分開處理,否則會令已購入經屋人士利益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