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碗小屋面臨清拆危機談駿業指該列法定文物促停涉拆卸行政程序

2018-02-23

【本報訊】荔枝碗船廠片區文物評定公開諮詢仍未結束,荔枝碗村內與造船相關的小屋卻面臨清拆危機。守護荔枝碗造船村關注組成員談駿業提出,那些小屋也應該列為法定文物,工務部門應該停止進行涉及拆卸的行政程序。他也提醒,就算將來以「場所」這個類型列為法定文物,現有荔枝碗的大規模船廠建築群都可能被拆卸。

三條件圖若得認可便可拆掉

政府現正進行荔枝碗船廠片區文物評定的公開諮詢。(https://goo.gl/bhKCTq) 上星期,工務局發出三幅荔枝碗村土地的規劃條件圖草案。(https://goo.gl/kfvz1i) 若草案得到公眾和城規會委員的認同,相關土地上的現存建築便可拆卸。

現時,荔枝碗馬路的一側 (水邊) 建有十多間船廠,另一側 (山腳) 建有一些建築物,大多是一至兩層高的房屋。船廠所在的一側已在文物評定的範圍內,工務局發出規劃條件圖草案的三幅土地在馬路的另一側。守護荔枝碗造船村關注組成員談駿業指出,那些房屋曾是機械舖、釘舖、舂灰舖等,提供造船物料,也有士多和咖啡室 (已被清拆) 等,與造船工人的作息非常密切。

陸續拆掉將失村落特色

那些房屋是荔枝碗村村落和造船的一部份,卻不在文物評定範圍內。談駿業提醒,若被陸續拆卸、重建,將來的荔枝碗片區便不能完整反映昔日的村落文化和造船工藝,片區的文化和工業遺址的價值隨之降低。

基於以上原因,談駿業認為,政府應該把房屋所在的荔枝碗馬路一側,與船廠一起列為法定文物。至少,在得出文物評定結果前,工務局必須暫停發出荔枝碗的規劃條件圖。他也提出,政府應該擴大緩衝區至荔枝碗村背後的山體和隣近的疊石塘山山體,以體現片區的親山關係,並確保景觀不受破壞。昔日,荔枝碗片區及至疊石塘山腳 (即媽祖文化村石牌坊的位置)。

《文化遺產保護法》規定,「法定文物」有四個類型:紀念物、具建築藝術價值的樓宇、建築群及場所。守護荔枝碗造船村關注組認為,荔枝碗片區應屬「建築群」,文化局則認為,片區應是「場所」。

十數間船廠並肩而存景觀或恐被破壞

談駿業重申,荔枝碗船廠建築群的規模在華南地區屬於少有,使之具有價值。公眾現在擔心,就算以「場所」列為法定文物,政府仍然可以不保留整個建築群,拆毀大部份船廠,僅留下兩、三間自認為有代表性的,再加入格格不入的新建築,現時十數間船廠並肩而存的和諧景觀便被破壞。而且,每間船廠具有不同的功能,若被清拆,荔枝碗的造船產業鏈也難以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