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212號
2018年02月12日
星期一
一千萬旅客和一萬志願者:被『夢想驛站』溫暖的回家路
2018-02-12
【中新社重慶2月11日電】 (中新社記者 韓璐)11日,2018年春運進入高峰期。當日重慶飄著小雨,但寒冷的天氣並沒有阻擋回家人的腳步。在重慶北火車站,提著行李箱、扛著大包小包的人填滿了站前廣場。
“好香啊!”張群英一手拎著冒著熱氣的包子,一手提著自己的大行李包。她身後,還排著近20米的長隊,等待領取“夢想驛站”免費的愛心包子和熱粥。
“這幾年回家,一出火車站就能吃到‘夢想驛站’的熱粥和熱包子。比起以前一路餓著回家,別提多幸福了。”在上海打工近20年的張群英告訴中新社記者。一個熱包子,一碗熱粥,對於像張群英這樣乘坐了20多個小時火車的人,是方便又能補充能量的食物。
在其他志願者們忙著蒸包子、熬熱粥、切泡菜時,21歲的陳丹丹承擔起維持排隊秩序的工作。“包子和粥每個人都可以免費領取,請大家依次排隊。”從早上九點到下午兩點,她已經記不得自己重復了多少次這句話,陳丹丹聲音已經有點嘶啞。
“‘夢想驛站’設立6年來,我們服務了超過一千萬旅客。每年,我們投入的志願者超過一萬人。”重慶綠葉義工負責人張海峰見證了“夢想驛站”的六年。從最開始指路、提供熱水到現在提供免費食物、法律咨詢、就業招聘……張海峰說,6年裡,回家的人沒有變,“夢想驛站”提供的服務卻越來越多。
“我們從3年前開始募捐包子和熱粥免費發放給過往旅客。今年我們通過網絡籌集到了80萬個包子。每天有30個‘愛心媽媽’志願者現包現蒸,和熱粥一起免費發放。”張海峰說,除了提供最基本的休息場地和食物,今年“夢想驛站”還提供寫家訓、糖畫、剪紙等充滿“年味”的服務。
“能不能麻煩您幫我寫個‘聽媳婦的話’啊?”沒有買到臥舖從廣州一路“站”回家的于亮在寒風中排了近20分鐘,等到了一幅毛筆書寫的家訓。
今年是于亮連續第三年到“夢想驛站”寫同樣的話。“別人都寫什麼‘家和萬事興’,我們家的家訓就是要‘聽媳婦的話’。我每年都來寫一幅新的,當作送給媳婦的新年禮物。”于亮拎著墨跡未乾的家訓笑著告訴記者。
“請問這個充電寶是免費的嗎?我可以拿走嗎?”剛下火車的魏琳走到“夢想驛站”的“善行區”,向志願者詢問能否拿走一個充電寶。
“可以的,這裡的東西都是大家自發捐贈,您可以拿走自己需要的物品,都是免費的。”志願者高嬌將充電寶遞給魏琳。“這兩個方便面是我在車上買的,還沒有開封,留給需要的人吧。”魏琳將兩桶方便面遞給高嬌。
“像她(魏琳)這樣的人還挺多。很多年輕人都會在取走自己需要物品的時候,留下點什麼。”高嬌告訴記者,“善行區”裡的充電寶、暖手寶、水杯、餅乾、方便面、書籍還有一些衣物都由過往乘客捐贈,有需要的人可以無償取用。
“我們在重慶北火車站連續6年設立‘夢想驛站’,是希望通過我們提供的免費食物、電影、春聯、糖畫,溫暖每一個回家的旅客。”重慶兩江新區文明辦主任張黎告訴中新社記者,“每個春運回家的人都不容易,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服務,讓每一個回家的人在路上,就能感受到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