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壇探討港珠澳大橋對北區路況影響

2018-01-30

【本報訊】民眾建澳聯盟昨舉辦「民眾講壇」,探討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對北區帶來北區交通路況的影響以及解決辦法。交諮委委員鄭嘉豪建議,對橫琴及未來粵澳新通道作分流,減輕對關閘及東方明珠一帶交通壓力。另有意見建議,在東方明珠興建立體交通系統,紓緩該區交通壓力。

北區社諮委委員蔡思偉、許龍通,及鄭嘉豪反映,每逢上下班高峰時段東方明珠一帶交通非常擠塞,未來港珠澳大橋通車後,該區車流人流定必會大增,令交通壓力更大。鄭嘉豪認為,交通系統的規劃基於城市整體規劃,若後者已出現問題,前者亦難實現良性規劃和執行。建議先對橫琴及未來粵澳新通道作分流,減輕對關閘及東方明珠一帶交通壓力。以及推行綠色出行,減少行車壓力。另蔡思偉批評,本澳的城市規劃往往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城規會曾提出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如建設環島公路以及落實經A區往離島的第四條跨海大橋。三人同樣建議,在東方明珠做立體化交通規劃,如建設立交橋或隧道令車流更順暢。

北區居民代表劉偉傑希望政府短期內正視北區交通擠塞問題,建議短期先優化北區交通路網設施;中期配合公交優先政策;長期透過建設環島公路,緩解澳門整體交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