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109號
2018年01月09日
星期二
新任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大宅涉嫌僭建被揭發 資深大律師駱應淦:鄭若驊應考慮辭職
2018-01-09
【綜合消息報導】新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履新後即被《明報》揭發,她及其丈夫工程師學會前會長潘樂陶的兩棟別墅,疑合共有多處僭建,亦懷疑建有地庫。鄭向外界稱僭建於買入物業時已建有,又指已委託專業人士檢視,若證實有僭建會盡快改正;但由於鄭若驊同擁律師及工程師資格,令人質疑二人「知法犯法」。
大律師公會下周四(18日)進行換屆選舉,參選者之一的資深大律師駱應淦表示,參選是源於一地兩檢事態嚴重,形容自己一把年紀,在行業在夕陽階段,希望可以「振臂一呼」,令行家關注憲法及公共法受侵蝕的問題。
駱應淦昨早(8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不明白鄭的心態是「有恃無恐」,還是「得過且過」。他又指,若鄭若驊上任前已知住所有僭建物,有機會修正但不做,是很嚴重問題,應考慮辭職。
駱應淦認為,僭建事件嚴重,影響律政司威望,鄭若驊應該辭職,並指經過唐英年和梁振英的僭建事件後,鄭若驊無理由注意不到僭建問題,不明白她的心態是「有恃無恐」,還是「得過且過」。但他又認爲,鄭若驊擔任普通大律師約12年,便升至資深大律師,是很大的成就和肯定,若在崗位上未有成績便下台,會很可惜。
大律師陳偉彥認爲,鄭若驊作為律政司司長,若在事件上講大話,是很嚴重問題,不但令市民失去信心,更對檢控制度及律政司運作產生很大影響。
此外,被問及剛辭任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的表現,駱應淦認爲,他在某些人眼中很進取、投入及有承擔感,但他認爲袁在堅守法治上有不足之處,可能是現實上有很多制肘。
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說,根據案例,屋宇署會要求僭建地庫倒漿重灌,並可要求在內加建結構性建築物,以防僭建地庫事後被還原,又指修復工程費用動輒數百萬元。
何鉅業指出,屋宇署雖仍未向外界確認鄭若驊及其丈夫別墅是否涉及僭建,但依照案例,「補救原則一般是根據(屋宇署)最後批準圖則還原,例如屋頂樓梯屋被擴大,就要拆回天台屋」。而在鄭若驊大宅的僭建中,比較嚴重的僭建物是一個疑似地庫,從屋外可目睹,地面樓層有一道向下的樓梯,懷疑接駁地底僭建空間。何補充,根據過往僭建地庫的案例,「要將地庫還原,亦要將地庫內的建築物,如牆或一些後加的結構拆除,包括樓梯」。
鄭若驊昨首日辦公,她於昨早上6時30分離開住所。至早上約10時回到下亞厘畢道律政中心,全程都未有回應記者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