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聞集納

2017-12-30

民署加緊巡查路氹城地盤外之衛生情況

△民政總署持續關注路氹城地盤外的環境衛生以及涉嫌違規擺賣的情況,派員加強到有關地點巡查並進行檢控,以及清理垃圾的工作。

民署人員早前到位於路氹城之酒店地盤現場巡查,發現於地盤外馬路遺下不少飯盒及食物殘渣,主要是於有關地點工作的人員,在中午時段向在地盤外圍違規擺賣的無牌小販購買飯盒用膳,隨後將飯盒等垃圾丟棄所致。民署已向有關地盤負責人反映,惟情況未有改善。故民署近日派員再到上址巡查並進行檢控,現場共檢控了四十九宗亂丟垃圾的個案。巡查中亦發現三名無牌小販正在售賣熟食和飲品,已即時作出檢控以及扣押有關物品,包括熟食二百一十一公斤、飲品一百二十七公斤。檢控期間,其中一名違例人士不合作,拒絶出示有效身份證明文件,故須治安警察局派員協助。

除巡查檢控外,民署亦加強對有關地點的清理工作,要求清潔專營公司每天均派員進行垃圾清理工作,並加設大型垃圾桶以供地盤工人使用。民署理解部分工人於有關工作地點有用膳的需要,但亦應當自律將於用膳後的飯盒及垃圾等棄置到垃圾桶內,保持周邊地方清潔以及免被檢控。

「巴士報站」 App新版本增五新功能

△為進一步便利市民獲取更多實時巴士及路面資訊,「巴士報站」手機應用程式(App)推出更新版本,共新增五項功能,包括︰26A及MT4巴士路線增設巴士滿載資訊、三條跨海大橋的過橋行車時間估算、提供全澳A級道路及分區道路路況、標識無障礙巴士及顯示巴士尾班車。因應各手機應用程式平台之審批時間有異,新版本App在12月30日(周六)起率先於安卓(Android)作業系統平台推出,而蘋果(ios)作業系統平台的版本則隨後供市民下載使用。

「巴士報站」App自2016年7月推出至今,已有30萬人次下載使用,平均每日活躍用戶超過42000名;隨著「巴士報站」App加入新功能,交通事務局會繼續密切留意上述App的運作及收集市民意見,適時優化及擴展功能,並將於明年一月推出微信版巴士報站小程式(免安裝)及「視障助乘巴士報站」App(體驗版),以回應不同群體的使用需要。

衛生局呼籲勿服用一款摻雜西藥成份的產品

△根據香港衛生署公告,產品「W+ Boom Boom」被摻雜有西藥成份「伐地那非」(vardenafil)及「伐地那非」的類似物「pseudovardenafil」,基此,該署呼籲居民不要購買及服用上述產品。而根據紀錄,衛生局並沒有批准過上述產品進口及投放本澳市場。

「pseudovardenafil」與西藥「伐地那非」類似,「伐地那非」一般用於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副作用包括低血壓、頭痛、嘔吐、頭暈及暫時性視力模糊,可能會和某些藥物,例如「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產生交互作用而導致血壓降至危險水平。

為保障公眾健康,衛生局除密切留意有關產品在本澳流通的情況外,亦呼籲居民不要購買並停止服用上述產品。倘若居民已購買上述產品,應立即停止服用並送往衛生局藥物事務廳處理(地址: 士多鳥拜斯大馬路51號華仁中心二樓)。如有任何疑問,可於辦公時間致電85983453或於非辦公時間致電66833329向衛生局藥物事務廳查詢。

「口述鄭家─鄭家大屋住客生活回顧展」正式展出

△由文化局舉辦的「口述鄭家─鄭家大屋住客生活回顧展」於十二月二十九日(星期五)下午在鄭家大屋迴廊二樓臨時展廳正式展出,歡迎市民到場參觀。

鄭家大屋除了是鄭觀應的家族舊居,其在二十世紀中旬後,多處空間被分租出去,一度曾有三百多人居住,形成「七十二家房客」的景象,反映著上世紀本澳普羅大眾的生活、社會狀況。為了更全面地記錄鄭家大屋的歷史變遷,文化局近年通過口述訪談計劃,蒐集鄭家大屋的分租歷史、昔日住客們在大屋生活的居住環境和逸事,是次展覽則通過展板展示並輔以老照片的形式,向觀眾呈現昔日鄭家大屋租客們的生活景象,以小見大地憶念昔日澳門居民的生活環境。

「口述鄭家─鄭家大屋住客生活回顧展」即日起在鄭家大屋展出,歡迎公眾參觀。鄭家大屋位於澳門龍頭左巷十號,免費入場,開放時間為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下午五時三十分停止入場),逢星期三休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詳情可瀏覽鄭家大屋網頁www.wh.mo/mandarinhouse,查詢可於開放時間內致電二八九六八八二零。

第一期農耕新體驗接受報名

△民政總署為了讓生活在都市裡的市民能親身體驗耕種的苦與樂,舉辦「農耕新體驗」活動,鼓勵家長與子女一起報名參加,從而促進親子關係,更珍惜和愛護大自然。第一期活動的報名日期由二零一八年一月二日至九日。

「農耕新體驗」是鼓勵市民親身體驗耕作的活動,耕地設於黑沙公園後方的開心農耕場內,以體驗班及進階班形式接受報名,體驗班約三個月一期,二零一八年二月三日至四月二十九日為第一期,費用為澳門幣二百五十元;進階班者必須近期曾參與“農耕新體驗"活動,每期約六個月,二月三日至七月十五日為第一期,每一耕地每一期費用為澳門幣五百元。體驗班及進階班第一期由一月二日至九日接受市民電話登記,對象為年滿十八歲至八十歲的本澳居民。民署安排專業人員於二月三日下午在現場為市民講解示範,並解答有關種植作物的問題及提供技術指導,農耕場現場亦有資深的工作人員為參與者解答問題。

活動報名採先登記後繳費方式,有興趣的市民可於上述期間致電民署市民服務熱線2833 7676進行登記,不得重覆登記。如登記人數超過限額將採用電腦抽籤,取錄者可於一月十一日瀏覽澳門自然網http://nature.iacm.gov.mo,民署並以手機短訊通知。取錄者須根據短訊提示,在指定日期內前往民署各服務站或服務中心辦理報名手續及繳費,逾期未繳費用者其名額將由後補者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