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1230號
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蘇嘉豪指應來者不拒勿「差別待遇」 二常會論析社工專業法案社團至上?
2017-12-30
【本報訊】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仍未決定是否接見三個關注社工專業認可及註冊的關注組,卻主動邀請五個社團會面。被暫停職務的議員蘇嘉豪 (見圖) 提出,委員會應以「來者不拒」的原則,會見現職社工、社工學生等。並表示,「社團至上」的文化,存在社團壟斷意見的情況,最終令政策或法律出現誤差。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現正分析及討論《社會工作者專業資格認可及註冊制度》法案。雖然,有三個關注組 (澳門社工註冊關注組、澳門在台社工學生關注小組、社工專業學生聯合關注組) 要求會見,但是,委員會仍未決定是否接見,卻主動邀約五個沒有要求會面的社團 ── 澳門社會工作人員協進會、明愛、街總、婦聯、工聯。
直選議員蘇嘉豪覺得,委員會的態度也是「社團為主」、「個人為次」。然而,過去已出現政府遺漏社團以外的意見,以致施政出現誤差。而且,近年越來越多不屬任何社團的個人、群體關注某些議題。立法會應該意識到上述問題和變化,以「來者不拒」的原則辦事。例如:社團以外的現職社工或社工學生等,都可以列席委員會發表意見。議員們更不應該認為這是浪費時間。
猶記得,前第一常設委員會主席、直選議員關翠杏,在分析和討論「家暴法案」和「動保法案」時,接見了社團和關注組,甚至,以私人身份會見有重大貢獻的個人。前第三常設委員會主席、間選議員鄭志強,在分析和討論「最低工資法案」時,得知有團體曾向勞工局提交相關意見,縱使他們沒有約見委員會,他也主動邀請列席。
蘇嘉豪提出,常設委員會應該建立衡常的、高度開放的接見制度,不應該因為不同議員當主席而出現不同的處理。對於第二常設委員會殷勤約見社團,卻對關注組的要求思前想後,他認為,立法會不應有「差別待遇」,應該讓市民覺得自己的意見得到重視。並指出,香港立法會的委員會,任何市民都可列席發表意見,甚至,曾有小朋友在委員會內說出對兒童政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