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權擴大‧威脅自由
2017-12-04
上期特輯「澳門街」報道周庭希關注小數權益的保障,以及警告政府利用法律打壓公民社會。今期,周庭希將指出本澳的言論、新聞自由的威脅,以及警方權力持續擴大的問題。
本澳的言論自由轉差了?周庭希回答:「非常擔心!」他認為,黃少澤就任保安長司長後,政府對社會上的言論越來越收緊,更出現廣泛刑事化的情況。以前,當局認為網上言論錯誤,甚至判斷為謠言,往往只是發出聲明回應,現在是上門拘捕。周庭希質疑,政府當然要澄清謠言,但是否真的要拘捕?
「天鴿」襲澳後,司警網上巡查發現有人轉傳訊息聲稱:筷子基一停車場內找到五具屍體,政府全面封鎖消息,沒有對外公佈,又禁止傳媒採訪。隨後,拘捕四名人士,其中三人是長者。黃少澤向傳媒指出,無論是造謠或傳謠,都要負上刑事責任。造謠的要拘捕,傳謠的都要拘捕,不分長者或年輕人。
周庭希認為,難以要求每一個市民如同新聞工作者,一定要找到消息來源,嚴謹核實第一手資料才分享資訊。他相信,當局刑事拘控的做法,勢令越來越多市民不敢轉傳訊息。無論有沒有主觀打壓言論自由的意圖,其可見的表現就是「寒蟬效應」。
還有,「天鴿」襲澳後至立法會投票日前,本澳居民多次無法連上通訊軟件 (Telegame),透過翻牆軟件 (VPN) 連線卻沒有問題。周庭希坦言,沒有證據確實事故原因,但是,從政治角度,發生的時刻「過於巧合」。他擔憂,本澳再出現如「反離補」的社會行動時,將會因通訊軟件失連而被阻礙,甚至瓦解。
或許,大部份市民仍然覺得澳門很自由。周庭希認為,當市民仍未真正因為敏感議題而行使言論自由時,當然不會感到不妥。他舉例,在餐廳拍攝食物並在網絡分享,這都是言論自由,大多數不會受干涉,因為,這樣不會影響某些人士的利益。
但是,若在餐廳拍攝曱甴,並在網絡分享,剛巧餐廳老闆又與權貴有關。對方使用各種方法施壓,要求刪除相片時,市民便會感到言論自由受損的影響。周庭希續稱:「當權益受損後出來發言卻受到阻撓,你在那刻才關心言論自由,實在太遲!」
近年,敏感議題,尤其涉及政治的討論越來越受到壓抑:「就算冇行動,講都唔講得!」究竟,言論自由應否受到界限?周庭希指出,關於言論自由的理論很多,《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既有條文,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也有意見。他認為,只要不損害他人的人權,無言論有多敏感,都應可以發表。
其實,周庭希早已提出本澳的言論自由受到威脅。他在二零一三年發表的《人權報告》中記錄,有市民反映,曾因網上言論而遭司警人員上門帶走問話,司警亦承認進行網絡巡邏蒐集證據,以備當有遭誹謗人士投訴時可即時掌握資料。當年的司警局局長是現任保安司司長黃少澤。
二零一四年,周庭希也向傳媒表示,不斷收到消息指出,接受政府資助到葡國進修的大學生接到本澳基金會的通知,要求他們不要再發布「反離補」請願的相片,甚至要求刪除已在網絡發放的訊息。對於有公職人員試圖干預學生發表言論,周庭希感到遺憾和可悲,並呼籲政府立即停止損害表達自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