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1026號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台媒高度關注中共十九大閉幕:該是蔡英文回應的時候了
2017-10-26
【香港中通社10月25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芍苓)中共十九大24日閉幕,台媒高度關注。多家平面媒體包括《聯合報》、《中國時報》、《旺報》等25日均在頭版頭條大篇幅報道,並紛紛發表社論指出,習近平對台政策的底線與善意已清晰表達,現在該是蔡英文回應的時候了。
《中國時報》25日發表“回應習近平蔡英文責無旁貸”的社評指出,民進黨2016年再度執政,兩岸關係又陷入冷對抗,18個月以來,客觀情勢顯然不利於台灣,連美國友人如卜睿哲等都對台灣的處境表示憂心,更多人憂心大陸放棄和平統一,改採武統政策。在兩岸關係困局下,蔡英文多次表達希望十九大後兩岸關係能有所突破,如今中共十九大已閉幕,大陸未來5年人事布局和政策方略也已底定,習近平對台政策的底限與善意也清晰表達,現在該是蔡英文回應的時候了。
社論指出,兩岸關係的突破當然不能一廂情願,十九大報告關於兩岸關係的表述,並未跳脫大陸既有對台政策的範疇,說明大陸對台政策的穩定性與可預測性。更重要的是,大陸在畫定反獨紅線的同時,更清晰表達延續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擴大改善台灣民眾在大陸生活、就學、就業待遇的政策方針,意味大陸仍將以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為主,也不會關上兩岸官方互動的大門。社論認為,“蔡英文希望兩岸建立互動新模式,習近平終於釋出清晰的訊號”。
“球已到了台灣方,各方莫不關切蔡當局將如何回應”。社論指出,適巧26日“陸委會”將舉辦兩岸交流30周年研討會,蔡英文如能藉此發表演說,不論演說內容是否符合大陸的期望,演說本身就會是一個正面訊號,對民(進黨)共(產黨)新互動關係的建立,當有助益。
社論強調,客觀情勢對台灣不利,兩岸關係進入合與鬥關鍵點,且時間不在台灣這邊,以拖待變並非好選項,蔡英文若有心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為台灣內部改革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就須首先處理好兩岸關係問題。呼籲蔡英文應“拿出實際行動為兩岸關係的改善貢獻力量吧!”
此外,《聯合報》25日亦發表社評指出,隨著中共十九大落幕,中央委員名單出爐;接下來,島內各界的焦點就要移到蔡英文如何回應習近平的對台政策及“新形勢”。
社評強調,台灣民眾對於蔡當局調整兩岸關係的期待,一年半來,其實一次又一次受到忽略與冷落。如今,中共新的中央委員領導班子24日已產生,中國大陸未來5年的方向,也已十分明確。然而,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能因應“新形勢”找到新線索和新解答嗎?
社論認為,作為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要為全體民眾的安全及福祉負責,她必須問問自己:要把台灣帶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