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1006號
2017年10月06日
星期五
巴士加價有玄機? 為輕軌營運鋪路
2017-10-06
【本報訊】交通諮詢委員會上月討論巴士收費調整後,引來社會不少批評聲音。建議方案下,全線收費,長者除在非繁忙時間可免費乘車外,所有乘客收費都被調整,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將之視為收費調整或更新,不認同是加價。立法議員吳國昌認為,若只是作過去十年的收費檢視,無需作出收費調整,認為引發今次收費調整的主因,是由於配合輕軌氹仔段稍後啟動,而提早拉近氹仔段輕軌與巴士兩者之間收費,推動乘客選乘輕軌。他指,三巴合約於明年將相繼到期,在輕軌嚴重爛尾下,相信本澳的公交,要等下屆政府拿出決心,做好輕軌才會有出路。
巴士收費調整雖然未有最終方案及推行日期,坊間已怨聲載道。羅立文認為,二零零八年前,巴士收費比現有,甚至研究中的收費更貴,提出「有咩十年未加過(價)?」而調整持澳門通不同乘巴士的收費。
巴士加價收窄與輕軌票價距離
十年就要一定要調整?吳國昌不認同。他認為,若只是作過去十年的收費檢視,無需作出收費調整。他續指,輕軌氹仔段稍後將會通車,面對乘客可能未必選乘,運作效益低的局面,為避免出現此情況,政府提出今次收費調整的主因,配合輕軌氹仔段稍後啟動,提早調整巴士收費,拉近氹仔段輕軌與巴士兩者之間收費,推動乘客選乘輕軌。而為減低市民對增加付出車資所帶來的反彈,政府也吸納不同坊間意見,例如區分澳門居民與非澳門居民的持澳門通乘客車資收費、學生的節假日收費、長者繁忙時段收費等,接開不同人士收費,尤其澳門居民與非澳門居民。
吳國昌批評巴士政策搖擺
他批評,政府的巴士政策搖擺不定,只透過小修小補去處埋。當初由於輕軌工程啟動,政府為有足夠的主導權調整各巴士路線,配合輕軌工程的展開而向三巴提出服務購買方案,甚至計劃未來輕軌通車後,將巴士的營運模式轉為接駁輕軌站的定位,大幅刪減巴士路線,但由於輕軌嚴重爛尾,方案不能實行。
導致輕軌嚴重爛尾的原因,吳國昌認為,是工程分得太細分判給本地承建商所致。未來幾年,巴士服務有無出路?他相信,要留到下屆政府,看下屆政府能否拿出決心,落實輕軌工程。在此以前,巴士政策及方向都只會循搖擺不定的情況,迷失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