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閘抑築堤須深度論證

2017-09-02

【本報訊】關於內港水患問題,中央多個部委要求澳門對水閘和修築堤圍兩種治水方案進行同等深度的論證比較。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李燦峰表示,兩種方案各有難點,會全力尋求一個最合適的方案。

在昨午的政府發言人辦公室新聞發佈會中,李燦峰表示,政府前日 (八月卅一日) 收到國家水利部、交通部、海洋局及港澳辦等意見,歸納回覆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點。

第一點意見:澳門需要就水閘工程項目開展各項專題和補充研究,例如海洋生態環境、水動力、泥沙淤積、用海可行性、海洋災害風險等。第二點:無論是興建水閘還是在內港修築堤圍,均需做同等深度的論證比較。第三點:建議透過粵澳合作聯席會議機制,充分聽取廣東省有關方面的意見及訴求。

李燦峰指出,建水閘方案涉及鄰近地區,需要進行協調的工作,倘採取築堤方案,則涉及較多澳門內部問題。政府會尋求一個最合適澳門的方案,不排除會結合興建水閘和修築堤圍兩方案。他直言,若要修築堤圍,其高度應是超過兩米,肯定改變現時的景觀。

關於水閘工程,李燦峰表示,二零一九年動工受到非常多因素影響。並指出水閘的一端在澳門,另一端在珠海。由於在水中施工,所以相當複雜。現時仍在進行設計,過程中會訂定各項細節,它們對工期造成影響。所以,現時未能推測到完工年份。

或須訂預警及疏散措施

有記者提出,未來數年,若再有強烈颱風,到時是否只能「望著水浸」?政府發言人陳致平表示,政府會用盡現有的設施、機制預防天災,稍後也必須考慮及時預警及疏散措施。他坦言,大自然的威力是無法估計的。當預測無法抵禦時,可能要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