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831號
2017年08月31日
星期四
文化中心揚帆天頂須儘快排除危險
2017-08-31
【特訊】據澳門電台消息特區政府多個部門昨召開聯合記者會,文化局局長梁曉鳴表示,文化中心的揚帆形狀天頂在風災中受損,是文化設施中受損程度最大和對社會潛在的傷害最大,工務局和專業人員已到現場圍板,以專業方式方法,並按顧問公司意見,儘快處理。
梁曉鳴稱,揚帆形狀的天頂須儘快排除危險,因體量大,一旦支撐不住會造成很大危險。他呼籲市民如無必要,不要接近文化中心。文化中心的所有演出活動亦已暫停,至另行通知。
文化局聽取廟宇教堂負責人意見合力落實颱風善後工作
文化局昨日早上十時於文化局總部大樓召開會議,與各廟宇及教堂的負責人及管理者,共同商討颱風後的保護和跟進工作(見圖)。文化局將調撥預算,提供實際支援及制訂具體修復措施,以期儘快修復及維護受颱風影響的廟宇及教堂。
前日文化局主動聯絡四十四間廟宇及十七間教堂人員出席昨天會議。會議上,局長梁曉鳴衷心感謝他們於風災期間全力進行保護工作,並強調四大原則,保證人員安全為首要任務、排危及排險工作、清理及加固、規劃及修復。文化局並收集管理者提供的資料及數據作出綜合分析和評估,其後逐步制訂及進行有關修復方案。文化局亦藉此次機會,詳細聽取各負責人對颱風防護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認真檢討和加強相關保護機制。
目前,本澳廟宇及教堂的受損情況基本上受到控制,未有重大危及公眾或文物安全的情況出現,其所遇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樹木倒塌導致行人通道受阻、高牆或磚瓦碎片剝落,水浸後電線漏電隱憂、積水蚊蟲滋生衛生問題等。而文化局會提供專業協助,根據緩急輕重進行維修工作,爭取時間為受影響的建築物儘快完成維護,重新對外開放。
另外,文化局亦會持續對全澳文物建築進行巡查,並積極與全澳文物建築負責人加強溝通協調。
現時,本澳受影響較大的文化設施為澳門文化中心,其頂部因受颱風吹襲嚴重損毀,會影響一定範圍內途人的安全,因此,文化局已聯同工務局一起進行維護工作,但有關工程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完成,呼籲巿民儘量減少前往該區,以保障人身安全。
各部門致力風災善後工作
【特訊】政府發言人辦公室昨日繼續聯同各相關部門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風災後文化設施、供電、供水及垃圾處理等善後工作的最新情況。
政府發言人、新聞局局長陳致平表示,由於有多個團體要求政府向受風災水浸影響的車主提供協助和賠償,政府現正收集和綜合各方意見,希望在平衡政府公共資源和居民合理訴求的情況下,提出合理和可行的解決辦法,有最新消息時會儘快公佈。
文化局局長梁曉鳴指出,經檢查後,颱風沒有對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造成損毀。至於其他文物建築及文化設施則部分受損,目前已暫停開放作搶修。預計沙梨頭圖書館及路環圖書館至9月才能恢復正常使用,而海事工房受損亦比較嚴重。
民政總署環境衛生及執照部部長馮惠星表示,目前,市面的生活垃圾清理工作基本完成,民署會展開一系列改善社區環境的工作,包括加強清洗街道,開展滅鼠滅蚊工作以及檢視私人地盤的衛生情況。他又表示,因為颱風水浸而未能正常供電運作的15個壓縮垃圾桶站,經過電力公司逐步供電後,到昨早已全數回復正常運作。早前,民署在水浸區域設置的40個臨時垃圾收集點,明天起取消。
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林松表示,有關消化道疾病方面,風災後胃腸炎病例上升的情況有所緩和。初步分析,胃腸炎的上升可能與在室溫環境下食物放置過久而變壞有關,或因為市民在處理垃圾後未有徹底清潔雙手便進食,確實原因仍待民政總署食安中心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