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825號
2017年08月25日
星期五
調查指澳人對澳門內地認同度高於香港
2017-08-25
【本報訊】澳門傳播學會與中山大學大數據傳播實驗室進行了《二零一七澳門社會心態調查報告》,就澳門公眾的社會心態進行系統性調查研究,發現受訪者不論低、中、高收入,幸福感和壓力感都相若,達三點四至三點六分高水平(五分為滿分),幸福感高的同時,壓力感也高。而對澳門問題最關注首五位依次為﹕物價、食品安全、公交出行、貧富差距、就業。
澳門傳播學會和中山大學大數據傳播實驗室於本年四月下旬進行了《二零一七澳門社會心態調查報告》,昨早假旅遊塔會議中心舉行發佈會。調查共成功回收有效問卷共九百四十三份,就城市認同度(對澳門的認同度、對香港的認同度、對內地的認同度)、政治認同度、社會感受、價值觀四個部分作調查。大數據實驗室還在全國三十二個城市開展了同類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九千三百六十八份。此次澳門相關調查的數據將納入全國數據庫進行橫向對比研究。
低、中、高收入人士幸福感相若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大數據傳播實驗室副主任何凌南表示,澳門的社會心態呈現以下主要特徵:近七成澳門公眾對內地發展前景抱有較大信心,澳門公眾對澳門、內地的整體認同度高於對香港的整體認同度(分別為三點九分、三點五分和三分,滿分為五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政治理念普遍認同度高,受訪中的本地受訪者各評六十七分和六十五分。對澳門未來發展展望信心有六十九分,對內地未來發展展望有六十七分。對澳門未來政治發展有信心的受訪者則有四成半。受訪者不論低、中、高收入,幸福感相若,分別為三點五分、三點四分和三點六分。不過,澳門公眾的弱勢感和被剝奪感中等偏高;在澳居住時間越久,被剝奪感越加強烈,在澳居住二十年以上受訪者,被剝奪感評三點二分。青年壓力感也高,低收入青年壓力感為三點五分,中、高收入青年壓力感為三點四分。對澳門問題最關注首五位依次為﹕物價、食品安全、公交出行、貧富差距、就業。
針對調查獲得的數據,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國家智庫)建議,特區政府保持澳門和內地在經濟、政治、文化上的合作交流,提升澳門的發展空間;以及持續改善就業環境,增強澳門對青年群體的吸引力;更加注重物價高漲和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由於調查發現,非澳門本地受訪者對澳門的認同感較本地人低,建議政府提升非澳門本地人的認同感,增強他們對澳門未來的信心,提升城市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