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825號
2017年08月25日
星期五
沖天臭氣鎮日聞 滿目瘡痍劫後身
2017-08-25
【本報訊】「天鴿」風災過後,本澳滿目瘡痍,多處地區劫後雜物堆積滿街,水電供應未能完全恢復,不少街道受風災吹倒的樹木和其他物件阻塞,市民生活大受影響,反映當局善後工作不足。
因是次暴風強勁,破壞力厲害,在風災後,昨日水電供應仍未能完全回復正常,仍有多處地區住戶缺水停電,一些住戶雖然恢復電力供應,但缺水對生活影響嚴重,多處街頭都見有不少市民排隊輪候取水,有取自當局認可的水龍頭,亦有取自大廈或街頭消防喉的水源。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光表示,希望澳門半島在今日逐漸有正常供水,由於水流到管網需要時間,保守估計一至兩天會恢復正常,又提醒市民,由於水喉有一段時間無自來水提供,在恢復供水時,第一趟水必須煲滾才飲用。
用「劫後」來形容風災過後所見市民情況—昨日市區內隨處可見堆滿被風吹毀的棚架、簷篷、玻璃碎片,和不少大體積的雜物,甚至是大型冷氣機、水塔,以及受損毀未能移走的車輛等,當局為此要將道路封閉,禁止人車通過,防更大事故發生,而更多的是多處街道都被受風吹倒塌的樹木阻塞,不能通車,雖然當局已多派人手進行清理,但仍人手不足,難盡快做好,尚幸有不少團體和個人義工,走到街頭無私協助清理雜物及橫亘,路上樹幹,值得稱讚。
是次風災,社會多對政府所採應變措施甚為不滿,並斥善後不力,尤其是氣象局。對風暴預警訊息不力,氣象局局長馮瑞權於昨日以「私人理由」呈辭。而特首崔世安對應對颱風不足之處代表政府向居民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