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822號
2017年08月22日
星期二
澳闻集纳
2017-08-22
第二季私樓成交量價齊升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完成繳納印花稅程序的樓宇單位及停車位買賣共4589個,成交金額301.0億元(澳門元,下同),按季分別增加37.5%及67.9%。住宅單位買賣有3562個,增加1249個,總值256.4億元,上升88.3%;當中住宅樓花買賣大幅增加123.2%至683個,成交金額上升145.3%至75.4億元,而現貨住宅買賣共2879個,成交金額181.0億元,升幅分別為43.4%及71.7%。
在平均價格方面,整體住宅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平均價格按季上升14.8%至104263元。季內氹仔成交以住宅樓花及樓齡在5年或以下的新樓為主,共佔全區成交57.9%,按季大幅增加38.4個百分點,間接帶動氹仔住宅平均價格(120525元)上升24.1%,路環(132696元)與澳門半島(90331元)亦分別上升8.8%及5.2%。
住宅樓花按季上升7.3%至138840元;買賣多位於氹仔中心區,佔394個,路環100個、黑沙環新填海48個,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144898元、136178元及127991元。
現貨住宅平均價格為94309元,按季上升13.2%;成交主要集中在氹仔中心區,佔510個,黑沙環新填海325個、下環222個,平均價格分別為每平方米111075元、109032元及72467元。
辦公室單位每平方米平均價格按季上升10.6%至115432元,而工業則下跌9.7%,為50819元。
第二季訂立的不動產買賣契約有4102宗,涉及的不動產(4118個)按季上升1.0%;訂立按揭貸款契約有3737宗,涉及不動產(5383個)上升26.8%。
私人建築方面,截至第二季在設計階段、在建中(尚未驗樓)的住宅單位分別有20240個及10179個,正進行驗樓的住宅單位則有1227個。季內獲發動工批示的住宅單位有183個,建築面積為1.5萬平方米,按季分別下跌93.7%及94.6%。獲發使用准照的住宅單位共2885個,建築面積19.4萬平方米,按季分別大幅上升462.4%及311.6%。
社保基金辦說明會向社福機構介紹非強制央積金
△ 為讓社會瞭解更多有關《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社會保障基金日前假科學館會議廳舉辦首場制度說明會,向受政府資助的社福機構進行講解,活動吸引近200人出席。
非強制央積金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為使社福業界對制度有更多認識,社保基金率先在本月9日假科學館會議廳舉辦首場非強制央積金制度說明會,向近200名來自社福機構的代表進行講解及回應提問。
會上,多位出席者就制度的參與資格、參與方式及退休金的選擇等提出發問,社保基金回應表示,非強制央積金的公積金共同計劃是由僱主自願設立,僱員自願參與,僱員同時可自行參與個人計劃;外僱並非非強制央積金的參與對象,但僱主仍可為其設立私退金。社保基金已積極與基金管理實體進行溝通,爭取於2018年1月上旬公佈非強制央積金的退休基金名單。
社保基金近期除了舉辦上述面向社福界的制度說明會外,更先後拜會街總、明愛、婦聯及工聯等社團,進行制度講解及游說僱主加入,得到的反應正面。非強制央積金的設立目的是加強澳門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障和對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作出補足,市民如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可瀏覽非強制央積金專題網頁www.fss.gov.mo/zh-hant/sites/cpf。
澳大開學首日新生盼突破自我
△澳門大學新學年昨日開課,澳大各學院、書院及行政部門準備就緒迎接學生回校上課。有學長姐向大一新生分享學習心得,如何善用大學資源鞏固所學,認識自我,擴展人脈。有新生對新學年、新生活充滿期盼,並表示第一天上學認識到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今後將用功讀書,彼此學習,突破自我。
就讀社會科學學院兼榮譽學院的大四學生鄧雯鈺,剛從美國當交換生學習半年回來,她表示,大學為學生提供許多學習機會,讓她認識到來自不同領域的大人物和不同學系的朋友,而且還能與國際知名學者交流,這些對她日後出國深造很有幫助。修讀中文法律的大三學生伍宇峰表示,老師都是精通法律的專家,經驗豐富,對他學習幫助很大,而學院不時邀請專家主講,聆聽這些專家的講座,可瞭解不同的觀點。經過兩年的學習,現在的他不僅思想變得成熟,看事物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就讀教育學院的大一新生朱同學,對澳大全英教學環境既興奮也緊張。她表示,中學以中文授課,因而對現在英語授課深感興趣。她在暑假期間積極進修,閱讀英文小說,相信假以時日,就能克服語言上的挑戰。另外,朱同學對“校長第一講"印象深刻,除了專業知識外,還要學習謙卑的待人態度,她會在今後的大學生活裡好好領略校長口中“大度寬容"的道理,探索自我。另一新生、修讀學前教育的莫同學表示,書院帶給她家的感覺,新生舊生一起生活,彼此相處融洽,開展書院裡多姿多彩的活動,是一件新奇有趣的事,而且能離開家人,學習獨立生活,專心學業發掘潛能,這些資源是澳門其他高校都不能媲美的。
大學生中心開展新一期義工招募
△大學生中心推出義工招募計劃,歡迎有志參與義務工作,且於本澳修讀高等教育課程的學生,或於澳門以外地區修讀高等教育課程的澳門學生以及於2015至2017年期間完成高等教育課程的澳門居民踴躍報名參加。
目前大學生中心義工團隊已超過70人,成員分別就讀於本澳、內地、香港、台灣、英國等地高校。中心義工團隊下設活動組、宣傳組、公關接待組、設計組、社會服務組、採編組。活動組負責策劃及執行中心舉辦的活動;宣傳組負責計劃及執行中心活動的宣傳方案;公關接待組負責活動接待工作及策劃義工內部活動;設計組負責設計中心的活動海報及紀念品;社會服務組負責組織及執行社會服務活動,回饋社會;而採編組,負責協助活動的採訪及拍攝工作。
為增強各高等院校大學生的凝聚力,創設發揮才能的平台,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策劃和統籌,提升領導和溝通等軟實力,大學生中心推出新一輪義工招募計劃。凡於本澳修讀高等教育課程的學生,或澳門以外地區修讀高等教育課程的澳門學生以及於2015至2017年期間完成高等教育課程的澳門居民均可報名參加。大學生中心將透過履歷分析及面試,甄選合適的學生。凡被錄取為大學生中心義工,中心將為義工提供不同層面的培訓課程或工作坊,提升其策劃和領導能力。
有興趣的大專學生可由即日起至9月11日登入澳門大專學生部落網頁(http://StudentBlog.gaes.gov.mo)或親臨大學生中心報名。如有查詢,可致電二八五六 三零三三,或電郵至cees@gaes.gov.mo。
2017國情教育培訓課程澳門區情研習及上海考察之旅結束
△ 由教育暨青年局與國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合辦的「2017澳門區情研習及上海考察之旅」於7月29日圓滿結束,共有28所澳門學校的101名高一及高二學生參加。
課程分為「澳門區情研習專題講座」、「本地參觀」及「上海考察之旅」三個部分。有關講座於7月18至22日就「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認識、澳門政制發展、經濟與民生、社會文化和澳門歷史等議題進行探討,並邀得本地學者駱偉建教授、林玉鳳博士及林發欽博士等擔任導師。
「本地參觀」於7月19日參觀了基本法紀念館,透過導賞員的介紹,以及相關歷史文物和珍貴文獻的展示,令學生進一步瞭解「一國兩制」及《基本法》在澳門的成功實踐歷程。而於7月24日到訪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由公共外交和新聞部副主任李孝勸介紹當前的國際形勢、國家外交事務和涉澳外交工作情況等。隨後在公署外交官的引領下參觀公署,其間學生與公署人員進行互動交流,加深對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職能的認識。
「上海考察之旅」於7月25至29日舉行,為期五天。行程中安排學生參觀國家重點高校上海交通大學,亦參觀了朱家角水鄉、東方明珠塔、上海歷史陳列館、城隍廟、暢遊黃浦江、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石庫門屋里廂博物館、世博園區、中華藝術宮等景點,讓學生體驗我國金融發展重點的繁榮程度,進一步瞭解國家的發展帶來的機遇,感受國家民族文明的輝煌成就與源遠流長,擴闊學生的視野,並加深對祖國的認識,提升對國家的歸屬感。
有參與是次活動的學生表示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除了能學習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更能體驗大學的校園氛圍,以及增加了對內地參經濟、文化、社會民生及教育現況的瞭解。透過活動同時亦能提升自己與個人相處的能力,亦加強自身的積極性和團體合作性。
教青局未來將繼續舉辦同類活動,加深學生對國家和澳門的瞭解,以提升學生愛國愛澳的情懷,增強公民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