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621號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陳佐洱:「一國兩制」和基本法自實施至今從未變過
2017-06-21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電】(記者 楊程晨 安英昭)國務院港澳辦原常務副主任、全國港澳研究會創會會長陳佐洱教授近日表示,“一國兩制”和基本法自實施至今從未變過。
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前夕,陳佐洱在北京接受媒體群訪。他說,20年來,香港和內地的政界、法界、學界、商界,各行各業除了擁護“一國兩制”外,也都有一個對此新生事物由淺入深、由偏到全的實踐和認識過程。
“有些人是不明白,有些人則是故意不明白或不接受。”陳佐洱借用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的話說,並續指,從特區成立時起,就一直有敵對勢力炮製各種冒牌的“一國兩制”,來肆意歪曲攻擊和抵制真正的“一國兩制”,以掩飾反華、反共、反對香港回歸祖國的行徑。
“‘一國兩制’和基本法自1997年7月1日開始實施至今從未變過。什麼‘2047年要完結’完全無中生有,是‘港獨’分子為搞‘公投’造出來的偽命題。”陳佐洱指出,在特區大力推廣“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時候要醒目一點,辨別真李逵和假李鬼。亦需注意“一國”與“兩制”不能平起平坐,社會主義國家主體與一小部分地方保留的原有資本主義不能平起平坐,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與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不能平起平坐。
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末的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指出:“我們要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動搖、不走樣、不變形。”
“基於憲法的國家認同,是‘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成功實踐的核心價值。”陳佐洱話鋒一轉說到,回歸後的頭10年,香港辦事比較少提憲法和國家認同,似乎有基本法就能“包打天下”。其實,要完整理解“一國兩制”,就必須從母法憲法高度來認識子法基本法。為了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動搖、不走樣、不變形,現在需要補課,需要加強。
陳佐洱具體指出,香港特區成立後,在一些重要領域沒有處理好於整個國家大格局中的良性互動發展,不“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國化”的問題嚴重,損害了香港核心價值。這種背離歷史本質、悖逆“一國兩制”的怪像,造成了香港巨大的內耗和內傷。
“歲月蹉跎,香港不能自廢武功,這是一個維護香港核心價值,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資訊客觀公正,關係到家家戶戶子孫後代成長、成人的大問題。”陳佐洱強調。
“各種經濟、社會、民生問題的政治化,以及各種政治制度發展的主張建議,說到底就是讓管治權落到哪種政治力量手裡這個根本問題。”他繼續說,樹欲靜而風不止。愛國愛港力量與香港反對派及外部勢力圍繞管治權的鬥爭是長期的、複雜的,有時甚至是十分尖銳的。這是一個對香港局勢管長遠的精準研判,不是要不要民主,民主多一點少一點、快一點慢一點的問題。
陳佐洱推薦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何亮亮依據真人真事寫的一本小說《1950:香港諜戰》,講的是朝鮮戰爭爆發時,七個國家和地區的間諜在香港同為爭奪一份日滿當局繪製的秘密地圖,展開一場觸目驚心的血腥較量。
陳佐洱告訴記者,回歸20年,香港竟然還“沒有計劃”為國家安全立法,“我和你們一樣感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