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訪新西蘭中新攜手加註雙重「信心」

2017-03-30

【中新社北京3月29日電】(中新社記者梁曉輝)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9日結束對新西蘭的訪問。此行中,他與老朋友新西蘭總理英格利希進行了多層面的互動,共同為中新關係和經濟全球化注入信心。

為中新關係加註信心

為李克強此訪專門開設微信公號、安排具有民族特色的歡迎禮、設家宴款待李克強夫婦,英格利希為李克強到訪所做準備可謂特殊且「貼心」。

2001年英格利希訪華、2009年李克強訪新,二人都曾會面。「此次高禮遇接待安排顯示出兩國關係的不一般,尤其是準備家宴這樣的私人互動,從某種層面上顯示出兩國交往的特殊性。」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所長劉卿對中新社記者說。

歷史上,新西蘭在中國加入WTO簽署雙邊協議、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達成雙邊自貿協定、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方面連續創造多個「第一」。

英格利希表示,新方非常自豪新中關係取得多項「第一」,雙方要保持高層交往對推動兩國關係發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此訪達成的成果清單中,雙方同意兩國領導人通過互訪、會晤等方式保持密切接觸,充分發揮各領域對話磋商機製作用,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基礎上,增進政治互信,拓展務實合作,擴大人文往來,加強多邊協調,進一步推動中新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深入發展。

劉卿說:「這無疑為兩國關係發展注入信心」。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兩國總理還共同參觀了中新交往友好人物路易·艾黎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展覽。雙方隨後宣佈2019年為「中新旅遊年」。新方還宣佈將實施中國公民機場便捷通關項目,並對中國赴新遊客推出五年多次簽證。這些都將讓兩國關係發展利好雙方人民。

為經濟全球化加註信心

外界注意到,此次李克強訪新幾乎所言必提經濟全球化。他多次說到,兩國要堅定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共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高舉自由貿易旗幟。

一系列支持經濟全球化的成果在此訪中達成。在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抬頭的大背景下,中新自貿協定非但沒有停步,反而繼續昇級,兩國商定自貿協定第一輪昇級談判4月在北京舉行。

李克強並提出了構建「1+3」昇級版互利合作新格局:打造一個「昇級版」自貿區,以發展戰略對接、創新驅動、農牧業合作為三大增長動能,為中新合作提供多元支撐。

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秘書處處長王震宇向中新社記者指出,中新自貿協定2008年實施以來,雙邊貿易額保持年均兩位數增長,這本身就是貿易自由化的成功範例。此次提出構建「1+3」昇級版互利合作新格局,不僅對兩國相關產業是利好,更體現出用自貿昇級力挺經濟全球化的決心。

同時,兩國政府簽署「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文件,繼續為推動經濟全球化加力。新西蘭也成為第一個與中國簽訂此類合作文件的發達國家。值得注意的是,加入「一帶一路」合作平台是新西蘭朝野黨派的共識。繼新西蘭最大反對黨議員宣佈成立新西蘭「一帶一路」智庫和基金會後,此訪期間,新西蘭執政黨政要宣佈發起「一帶一路」促進機制。

王震宇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受到新西蘭朝野黨派歡迎是一種必然。「新西蘭是外向型經濟,通過參與‘一帶一路’平台,新方可以更好走入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市場,符合自身的發展利益,因此在新朝野黨派成為共識。」

劉卿則認為,正如新西蘭當年帶動發達國家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的趨勢一樣,此次新西蘭與中國簽訂「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文件,也有望在發達國家中形成示範效應,帶動更多發達國家加入「一帶一路」合作平台。「兩國正用實際行動釋放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鮮明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