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專家展望未來兩岸關係: 希望迎「金雞年」而非「鬥雞年」

2017-02-03

【中新社台北2月2日電】(記者陳小願、陳林)多位台灣專家2日在台北表示,希望今年兩岸關係能有所好轉,帶動兩岸經貿合作,迎來「金雞年」,而非「鬥雞年」。

台灣競爭力論壇當天在台北舉行新春記者會,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就未來台灣局勢和兩岸關係等進行展望。

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認為,台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去年「5·20」上台後,兩岸進入「冷對抗」。蔡英文所謂「維持現狀」的說法已被證實是獲取選票的工具;當局若不承認「九二共識」,在缺乏共同政治基礎的前提下,兩岸關係將很難有所進展。

謝明輝表示,希望民進黨當局能將台灣的利益置於政黨之上,為「急凍」的兩岸關係現狀積極謀求出路。他認為應回到兩岸既有的共同政治基礎「九二共識」之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台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認為,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貿易保護主義等政策越加清晰,將對台灣產生影響。中國大陸正通過「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大陸連結,台灣無論從地理位置、語言文化等方面來看,與大陸建立經貿同盟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龐建國會後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還表示,預計今年大陸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底線,擴大兩岸民間交流。隨著兩岸關係「冷對抗」持續,台灣經濟勢必受影響,台灣民眾將認識到癥結所在是「九二共識」,要求當局接受「九二共識」以改善兩岸關係的聲音會逐漸增強。

台灣戰略學會名譽理事長王崑義認為,蔡英文不太可能一下子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短期內回到熱絡狀態的可能性較低;大陸將繼續以「寄希望于台灣人民」為對台政策主軸;希望今年兩岸關係不要從「冷對抗」轉為「熱對抗」。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彭錦鵬認為,蔡英文此前與特朗普通電話,在國際政治中引起波濤?湧,很可能對台灣造成非常大的負擔。

彭錦鵬分析台灣面臨的各種挑戰後表示,希望新的一年當局不要有意識形態作崇,或被「台獨」人士「綁架」,而要務實推動重大政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