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 說奧運
2016-08-15
第卅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這是奧運會首次在南美洲舉辦,過去卅屆奧運會(當中有三屆是因戰爭而停辦),在歐洲舉行次數最多,北美洲次之,在亞洲曾舉行過三次,大洋洲舉行過兩次(當中一次馬術比賽項目在歐洲舉行),至今未有一次奧運會是在非洲舉行過。
首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一八九六年)理所當然在奧林匹克發源地希臘舉行,雅典是繼舉辦首屆奧運會後,曾於二零零四年(第廿四屆)再舉辦了奧運會,而舉辦奧運會次數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在一九零四年第三屆奧運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聖路易斯舉辦後,第十屆(一九三二年)、第廿三屆(一九八四年)和第廿六屆(一九九六年)奧運會,都先後在美國洛杉磯和亞特蘭大舉行。
舉辦奧運會次數僅次於美國的是英國,在一九零八年的第四屆倫敦奧運會後,第十四屆(一九四八年)和第卅屆(二零一二年)奧運會都是在倫敦舉行。除希臘外,澳洲亦舉辦了兩次奧運會,分別是一九五六年在墨爾本舉辦的第十六屆奧運會,和二零零零年在雪梨舉辦的第廿七屆奧運會。尚有一個國家也『算得上』舉辦過兩次奧運會,這個國家就德國,於一九三六年,當時由希特勒執政的納粹德國(又稱德意志第三帝國),在柏林舉辦了第十一屆奧運會,之後在一九七二年的第二十屆奧運會,在當時的西德舉行,由於德國在二次大戰後曾分列為東、西德,所以在慕尼黑舉行的奧運會,不能視為由『完整』的德國舉辦,其他曾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暫時只是舉辦過一次。
筆者對哪些國家曾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認知原於集郵,亦因集郵興趣,早前觀賞了由郵政局主辨,名為『體育運動藏品郵票展』的展覽,增加了對奧林匹克運動會有關歷屆主辦國家和城市的認知,因為曾舉辦奧運會的國家都發行了紀念郵品,此次『體育運動藏品郵票展』除展出了歷屆奧運會發行過的專題郵品外,同時亦展出澳門郵政局自一九八八年漢城奧運會開始,所發行過的紀念奧運會專題郵票,還有亞運會和中國全運會專題郵票。是次展覽獲香港科學藝術交流中心協辦,該中心主任周祖文表示,是次郵品展覽,是文化知識的回顧,展品道出了體育文化故事,每項展品都記錄了相關的歷史,和發行郵票的過程,希望都能透過展覽,讓公眾多關注體育文化的知識。郵政局亦冀藉著是次展覽,讓大眾回顧歷屆奧運、世界各地大型運動會的點滴,同時提倡集郵及運動的訊息。
運動專題郵票除宣揚和推廣運動知識、訊息的同時,其實亦反映了當時的國際形勢、社會發展狀況,就如周祖文所說,郵品都紀錄了相關歷史,只要你對集郵有興趣,稍為深入了解就略知一、二。例如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就是因為古希臘各城邦雖然互相討伐,卻會在運動會期間暫停戰鬥,相約在運動場上一較高下,讓奧林匹克運動會成為『人類和平』的象徵,四年一屆的現代奧運會,曾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停辦了一屆(一九一六的第六屆,原定由德意志帝國舉辦),亦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停辦了兩屆(一九四零年的第十二屆原定由大日本帝國舉辦,因日本侵華取消。一九四四年的第十三屆原定由英國舉辦,因大戰仍持續無法進行),古希臘奧運會因緩和戰爭環境下而設立,讓戰爭地區能有一段『和平』時刻去運動競技,而現代奧運會則因戰爭而停辦了三屆,郵票;紀錄了這些年代的歷史故事。
郵票亦記載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展歷程,一九三六年納粹德國在柏林舉辦第十一屆奧運會,首次以採用奧運聖火以火炬接力傳送,由希臘運動員經歐洲數個國家抵德國,自此;每屆奧運會點燃奧林匹克聖火成為奧運會開幕儀式。
在一九六零年第十七屆在意大利羅馬舉行的奧運會,首次透過電視進行實播,藉此擴大奧運會的影響力,台灣選手楊傳廣奪得是屆奧運會十項全能銀牌,是第一位在奧運會獲銀牌的中國人。
一九六四年的第十八屆奧運會在日本東京舉行,是奧運會首次在亞洲地區舉辦,是屆奧運會美國發射衛星讓賽事可以向世界直播,創奧運會新紀元。
主辦奧運會要動用很多資源,耗資甚鉅,一九七六年的第廿一屆奧運會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辦,蒙特婁市政府預算費用大超支,令是次奧運會虧損廿四億美元,導致蒙特婁政府債台高築,做成財政大災難。
一九九二年的第廿五屆奧運會在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行,主辦城市花費了大量資源,將古城變身成為一個古今並存的都會,是屆奧運會是蘇聯解體後,十二個前加盟共和國以獨立國協名義參加,波羅的海三國再以獨立國身份參加,東、西德統一後以『完整』的德國參與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