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外僱染寨卡病毒成本澳首例輸入個案

2025-09-12

【特訊】衛生局前日接獲1例寨卡病毒病個案,是本澳首例輸入性寨卡病毒病個案。患者為32歲女性,外地僱員,居住於風順堂區桔仔街信開大廈,工作地點位於沙欄仔街聯成大廈,於8月23日至9月2日期間身處菲律賓,9月2日返回澳門,6日開始出現四肢關節疼痛,8日起出現皮疹,10日前往仁伯爵綜合醫院就醫及進行抽血檢測,結果呈寨卡病毒陽性。目前病情穩定,同住人士均無不適。

根據患者外遊史、出現症狀的時間及實驗室檢測結果,被列為輸入性寨卡病毒病個案,是本澳首例輸入性寨卡病毒病個案。衛生局將派員到患者在澳住所和主要活動地點附近進行孶生源巡查及防範性滅蚊。

寨卡病毒病是一種主要通過伊蚊傳播的疾病,亦可透過性接觸、輸血以及母嬰傳播。大部份感染者無明顯症狀,常見症狀包括發熱、皮疹、結膜炎、肌肉關節痛和頭痛等,一般病情較輕。寨卡病毒病過去因為引起新生兒小頭畸形而受到關注,迄今為止,全球共有89個國家和地區曾報告寨卡病毒感染個案,而寨卡病毒目前在美洲部分國家及其他地方存在流行或傳播。

寨卡病毒病主要透過埃及伊蚊傳播,目前本澳未有發現埃及伊蚊,而本澳常見的伊蚊是白紋伊蚊,可傳播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因此有關個案引起本澳持續傳播的風險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