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友人捐贈歷史照片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展出

2025-09-04

9月3日,法國友人捐贈的有關抗戰時期上海的88張歷史照片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展出。 中新社

【中新社上海9月3日電】 (王笈 李秋瑩)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正義昭昭 大道同行——戰後審判與世界和平主題展覽”3日起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對公眾開放。展廳中,法國友人馬庫斯•德特雷茲捐贈的有關抗戰時期上海的88張歷史照片首次公開展出。

本次展覽由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上海交通大學戰爭審判與世界和平研究院、上海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研究會共同主辦,以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為主旨,通過近400張歷史圖片、178套481件文物史料和歷史影像,生動呈現戰後審判的歷史過程,深刻闡釋戰後審判的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

這些展品來源廣泛、類型豐富,具有較高的歷史與實證價值。例如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提供的1956年對日本戰犯審判系列高清歷史照片,包括瀋陽審判與太原審判的提票回證、押票回證、庭審證據、戰犯供述、判決書等珍貴司法文書,系統還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日本戰犯進行司法審判的歷史全過程。

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館亦借展了兩件重要文物——中國檢察官向哲濬參加東京審判時使用過的老式打字機,曾用於撰寫對日本戰犯的起訴書及數萬字證據摘要;中國檢察官團隊成員高文彬在東京審判期間使用過的照相機,拍攝了東京審判的大量現場影像。

備受關注的是,本次展覽集中展出法國友人馬庫斯捐贈的88張歷史照片,多角度反映八一三淞滬會戰前後的上海,揭示了日本侵華戰爭的歷史真相。

今年年初,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接收了馬庫斯提供的其外祖父羅傑•皮埃爾•勞倫斯生前收藏的618張歷史照片,並同步開展鑒定評估工作;8月初,照片交接儀式在中國駐法國大使館舉行。其中,關於淞滬會戰的照片數量龐大、視角多元。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一張遠眺滬西地區戰火拍攝下的罕見照片,匈牙利籍建築師鄔達克設計的著名建築諾曼底公寓(今武康大樓)依稀可辨;展牆上醒目的法文意為“正義昭昭”,是勞倫斯手寫於一張老照片背後的文字。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文史研究部主任徐佩琳3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照片真實反映了日本侵略者對上海這座城市的肆意破壞和對平民百姓的殘酷暴行,“對我們的研究工作有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