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時隔七年再來華:『龍象』互動全球矚目

2025-09-01

【中新社天津8月31日電】(記者 李京澤 郭超凱)“做睦鄰友好的朋友、相互成就的夥伴,實現‘龍象共舞’,應當是中印雙方的正確選擇。”8月3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天津會見來華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印度總理莫迪時如是說。

此訪是莫迪時隔7年再次來華,正值中印建交75周年,兩國領導人如何引領雙邊關係行穩致遠,成為國際社會關注此次“龍象”互動的焦點。

去年10月,習近平同莫迪在俄羅斯喀山成功會晤,引領中印關係重啟再出發。此次會見,習近平圍繞雙邊關係再提升,提出中印要加強戰略溝通,深化彼此互信;擴大交往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照顧彼此關切,堅持和睦相處;加強多邊協作,維護共同利益。

在受訪專家看來,這四點主張是對中印建交75周年經驗的系統性總結,也為推動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指明路徑。

“加強戰略溝通,深化彼此互信”是實現“龍象共舞”的基礎所在。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錢峰認為,正確戰略認知是中印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祗有錨定正確關係定位,才不會偏離合作主航道。

習近平在會見莫迪時強調,祗要把準了是合作夥伴而不是對手、互為發展機遇而不是威脅這個大方向,中印關係就能綱舉目張、行穩致遠。莫迪表示,“印中是夥伴而不是對手,共識遠大於分歧”。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所長藍建學指出,目前印方一些人士受“中國威脅論”和第三方干擾,仍在“龍象共舞”與“龍象之爭”之間徘徊。此次會晤,兩國領導人再度強調中印關係定位,有利於穩住預期、減少誤判。

“擴大交往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是推動“龍象共舞”的動力。習近平指出,中印都處在發展振興的關鍵階段,應該聚焦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相互成就。

中印同為發展中大國和新興經濟體,互為彼此重要的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連續多年在千億美元以上。兩國合作仍有許多潛力待挖掘釋放。

錢峰分析,中國正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印度正加快推進“自立印度”“印度製造”等倡議,雙方存在合作的內生動力。在實踐層面,中印經貿結構存在互補性,雙方共同做大合作“蛋糕”,能更好抵禦風險,賦能區域增長。

“照顧彼此關切,堅持和睦相處”是實現“龍象共舞”的關鍵。此次會見,習近平特別提及珍視和弘揚“中印兩國老一輩領導人70多年前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強調要合力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不要讓邊界問題定義整體中印關係。

邊界問題是中印關係中的敏感問題。中方多次強調,邊界問題不是中印關係的全部。就在不久前,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達成10點共識。

藍建學認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蘊含著推動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東方智慧。雙方以政治共識穩住邊界、以協商對話管控分歧、以務實合作對衝風險,把和平共處落到邊界管控與談判的具體行動上,進一步推動邊界問題解決進程。

“加強多邊協作,維護共同利益”是實現“龍象共舞”的重要方面。中國和印度是全球南方重要成員,兩者合作意義超越雙邊,具有溢出效應。

外界注意到,莫迪上一次來華是出席2018年上合組織峰會。有分析指出,莫迪此訪表明印方對中方舉辦多邊活動的支持,釋放出中印加強多邊合作的積極信號。

錢峰稱,上合組織、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等都是全球南方國家致力於構建更加公正合理國際秩序的努力。中印雙方進一步密切協調,將對全球南方聯合自強產生積極影響。

從強調關係定位到凝聚發展共識,從確立相處之道到發出多邊合作之聲,此番中印領導人會晤為兩國關係再提升指引方向,既回應外界對“龍象”互動的期待,也為地區乃至全球穩定增添更多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