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71號
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消費大獎賞推高物價?
2025-08-28
【本報訊】澳門電台節目「澳門講場」昨早的專題是「新一輪消費大獎賞」。對於有市民擔心「消費大獎賞」推高物價,經科局廳長劉傑麟表示,消委會和經科局持續巡查,提醒商戶誠信經營,準確標價,保持物價穩定。如發現不正常抬價或懷疑違法違規行為,都會跟進或轉交相關權限部門,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平日可用就偏離初心
對於聽眾希望平日都可使用「電子優惠券」,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產業發展廳廳長劉傑麟重申,「消費大獎賞」是為了刺激星期六、日的消費,鼓勵居民留澳消費,支持本地中小企的發展,為社會注入經濟活力;若平日都可使用「電子優惠券」,便會偏離「初心」。
劉傑麟又表示,從過往「消費大獎賞」的資料看到,「電子優惠券」在週末使用,令到週末的本地支付金額上升兩成。學術機構調查也顯示,七成三有跨境消費習慣的居民因著「消費大獎賞」而增加留澳消費的次數,主要是光顧食肆、購買生活雜貨、食品等。
至於「電子優惠券」的中獎機率,劉傑麟表示,「消費大獎賞」的預算今次增至四億八千五百萬元,升幅近六成五,「彩金池」比較充裕,涵蓋多種面額,擴大中獎幅蓋面。抽獎是隨機進行,政府不會干預、不掌握個人中獎機率,確保整體的公平性。他說:「多啲消費,自然中獎機會越大同增加。」
「電子優惠券」的面額有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及二百元。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馬志毅提及,根據每個手機電子支付機構的市佔率、使用率來分配「電子優惠券」的面額,高市佔率及使用率的機構獲分配的面額較多。劉傑麟指出,二百元的「電子優惠券」的核銷率最高,約九成三。
「消費大獎賞」和「打卡裝置」能否振興社區經濟?有聽眾直言「唔睇好」。她表示,「消費大獎賞」的公帑投入逐次增加,消費者其實都要付出同等金額才能取得設定的「電子優惠券」,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物價跟之上升。不同規模的商戶都是納稅人,為何當局不容大型超市參與。
劉傑麟解釋,大型超市的零售額與去年相比是基本持平,顯示他們受到經濟問題的影響較少;而且,大型超市的規模和效應有較強的抗壓能力。政府為了精準扶持中小型零售業,所以將大型超市排除出「消費大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