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70號
2025年08月27日
星期三
港股準備好24小時交易了嗎?
2025-08-27
【香港中通社8月2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明臻)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正興起延長交易時間的風潮,被視為增強市場競爭力、吸引國際資本的新戰場。近日,有聲音認為港股亦有條件24小時交易,但有聲音擔心延長時間面臨不少挑戰,需以漸進式策略執行。
香港本地老牌券商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在26日的股東會後表示,支持港交所推行港股24小時交易,有助投資者在海外市況變動時即時獲利或進行風險管理;亦有利更多券商、ETF發行商推出美股相關ETF與產品,提升成交與份額。政府可資助一些小型券商進行升級改造,以配合24小時交易與世界接軌。
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則從技術層面提出不同意見,該機構中國副主席兼管理合夥人李尚義對是否需要24小時抱懷疑態度,他指未來確實有需要延長港股交易時間,但至少短期內不是港股的發展方向。
他認為,調整港股交易時段需根據全球投資者習慣及不同時區股市交易時段,首先要將亞洲交易時段與歐美地區交易時段連繫起來,先讓港股銜接全球股票市場;第二步再推出更多金融產品以吸引海外人士投資。
“即使24小時交易,如果沒生意其實都沒意義。”
目前,環球期貨已開始接近24小時交易,每周交易6天;美國第二大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已向監管機構申請每周5天、每天24小時交易,料2026年下半年實行;英國和日本也在研究延長交易時間相關計劃。
港股現時每日交易5.5小時,雖長於A股,但短於歐美主流市場。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需評估其在競爭格局中的位置。
日前,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在2025年中期業績發佈會表明關鍵顧慮,“萬一有什麼出錯,現在尚有幾小時空間可以修補,如果24小時無間斷交易就沒有餘地了。”
因此,她表示會非常審慎,秉持漸進原則。
儘管有全球趨勢的壓力,延長港股交易時段確實需進行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如可能面對的流動性風險、技術系統與運維風險、監管風險、以及運營成本等。
面對這些挑戰,德勤報告建議,先考慮將每日收市時間延長至晚上6時,與歐洲早市時段重叠,後續再逐步研究更長的時段乃至24小時交易。
持續投資交易和結算系統方面,港交所新的領航星衍生產品平台被認為有潛力支持更長的交易時間。此外,港交所已在咨詢“縮短結算周期至T+1”,有助適應更長的交易時間。
港交所近年改革非常進取,實施惡劣天氣交易安排、提升互聯互通機制、開設港幣—人民幣雙櫃台等。24小時交易作為國際金融市場爭奪流動性的關鍵,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