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領導人華盛頓峰會聚焦烏克蘭危機

2025-08-19

【香港中通社8月18日電】德國總理默茨於當地時間8月18日清晨從慕尼黑搭乘專機啟程前往美國華盛頓,參加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高層會晤。同行領導人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斯塔默、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及北約秘書長呂特。

根據白宮日程,特朗普將於美東時間18日下午1點15分首先與澤連斯基單獨會面,討論烏克蘭面臨的挑戰及國際支持方案。隨後,歐洲領導人及北約、歐盟代表將於下午2點抵達白宮,進行集體合影等儀式活動。多邊會晤預計於下午3點開始,議題涵蓋烏克蘭重建、能源安全、對俄制裁及跨大西洋合作深化等關鍵問題。

此次峰會正值烏克蘭戰爭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之際,歐美協調尤為關鍵。默茨出發前表示,德國將堅定支持烏克蘭,並強調團結歐洲及北約盟友的重要性。馬克龍與斯塔默也呼籲與美國密切合作,確保對烏克蘭的軍事與經濟援助不間斷。馮德萊恩則承諾,歐盟將推出更多財政支持計劃,幫助烏克蘭應對戰爭影響。

外界預期,峰會將明確歐美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共同立場,並可能在北約防務強化、能源危機應對及氣候變化等議題上達成共識。白宮發言人表示,特朗普希望通過峰會展示美國的全球領導力,與盟友協同應對挑戰。澤連斯基則期待討論加速武器供應及重建援助的具體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17日在社交媒體上向澤連斯基喊話,稱若澤連斯基願意,俄烏衝突可“幾乎立即”結束,並表示澤連斯基可選擇繼續戰鬥。此言論引發關注,預計將成為峰會討論的焦點之一。

歐洲領導人組團撐腰“特澤會”前景如何?

【香港中通社8月18日電】多位歐洲國家領導人陪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赴美,與美國總統特朗普8月18日在白宮會晤,聚焦俄烏衝突停火問題。受訪學者指出,特朗普或以避免俄烏升級戰爭為模糊條件,促雙方停火,烏克蘭及歐洲或會接受。

這是今年2月28日“特澤會”不歡而散後,特朗普再次會晤澤連斯基。白宮日程安排顯示,特朗普先與澤連斯基“單聊”,再與歐洲領導人集體會晤。“陪訪團”包括法國總統、德國總理、英國首相、意大利總理、歐洲聯盟委員會主席、芬蘭總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

“特澤會”前夕,特朗普已在社交媒體喊話,稱澤連斯基若願意,能“幾乎立即”結束俄烏衝突。烏克蘭“收不回”克里米亞,也無法加入北約。

對於歐洲此次陪訪目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俄歐亞所研究員田德文18日對香港中通社採訪表示,美歐同在北約框架內,美國獨自決定不妥,歐洲不願從美國對俄烏停火的斡旋中缺席,被動接受結果。歐洲陪訪也是為支持澤連斯基,避免其顯得弱小被動,迫於美方壓力接受有利俄方的協議。

不過,田德文分析,歐洲把談判前提設置得過高,要求必須先停火再談判,但又不確保烏克蘭承諾停火,有些“攪和”的意味,人為設置與特朗普的談判障礙。對此,特朗普無法給歐洲承諾,但或會給出較現實的路徑,以避免俄烏升級戰爭為模糊條件,促雙方停火。烏克蘭和歐洲最終可能會接受這一方案。

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15日在阿拉斯加閉門會晤近3小時,“富有成效”,但未達成停火協議。美國特使維特科夫稱,普京已同意美國和歐洲國家向烏克蘭提供類似《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的安全保障。這是繞開俄方反對烏加入北約的一種替代方案。

“特普會”後,烏克蘭和歐洲不滿結果,急切發表聯合聲明。歐洲承諾繼續支持烏克蘭,并對俄羅斯施加壓力,強調烏克蘭必須獲得如鋼鐵般的安全保障,并將自行決定其領土問題。

田德文指出,烏克蘭向美國要安全保障,但目前俄羅斯已佔領烏克蘭五分之一的領土。如何認知北約第五條中的“侵略”,美烏未說清楚,對已佔領土地的歸屬及治權分割,美方也未表達明確立場,當前也無法解決,更多還是在玩文字游戲。

田德文續指,“特普會”最關鍵變化,是美國的角色發生了變化。特朗普原本想主導俄烏和談,已轉為斡旋,變得中立,將球踢給烏克蘭。若烏方不表現出足够強的停戰意願,或也會招致美國制裁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