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實現琴澳兩地互利共贏

2025-08-19

【特稿】2020年8月18日,橫琴口岸新聯檢大樓啓用,開啓了琴澳互聯互通的新篇章。五年來,橫琴口岸通關能力和便利度實現跨越式提升,口岸累計驗放出入境旅客逾7564萬人次,年均增幅逾百分之四十;車輛約900萬輛次,年均增幅達百分之三十三。2025年1月1日至8月16日,橫琴口岸日均通關客流已達76946人次,較2019年激增1.88倍;通關車流日均8840車次,單牌車5810車次,較2019年激增近1倍和10.74倍 。今年5月2日,橫琴口岸錄得最高單日客流達128423人次;7月19日,最高單日車流達10518車次,通關數據屢創新高。

橫琴口岸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創新通關模式,旅客只需排一次隊,即可完成兩地邊檢查驗手續,極大縮短了通關時間。全國首創的“聯合一站式”車道、首個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查驗模式的隨車人員驗放廳、橫琴口岸與澳門大學行車和行人連接橋、澳門輕軌延伸橫琴口岸綫等設施相繼投入使用,進一步完善了口岸的整體配套,提升了通關效率。

橫琴口岸的高效運作,極大地促進了琴澳兩地的人員往來、經貿合作和民生融合。越來越多的澳門居民選擇到橫琴工作、生活和消費,橫琴的發展也爲澳門的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同時,橫琴口岸也成爲了服務兩地人員交流、經貿合作、民生融合的核心樞紐,是合作區重要門戶。

隨著橫琴口岸的發展,澳門人北上消費的熱情日益高漲,珠海山姆等購物場所成爲熱門目的地。據統計,2023年珠海山姆的銷售額達到25億元,在全球800多家山姆店中排到了第7位,這其中港澳居民的消費貢獻不可忽視。大量澳門居民北上消費,對澳門本地商業産生了一定衝擊,部分澳門商鋪尤其是食肆經營慘淡,生意冷清。

澳門特區政府在推動橫琴發展的同時,也需兼顧澳門本地經濟的平衡發展。一方面,應繼續加大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力度,通過政策創新和資源投入,吸引更多優質産業項目和人才落戶,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另一方面,也要關注澳門本地商業的困境,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幫助本地商家提升競爭力,吸引居民消費回流。

未來,橫琴口岸將繼續優化通關服務,提升通關效率。除了在旅檢大廳試點推行“免出示證件”通關聯動提升司乘人員體驗外,橫琴口岸的成功經驗還將逐步推廣至其它具備條件的合作查驗口岸,進一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員流動,助力區域協同發展。

橫琴口岸啓用五周年是琴澳融合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未來的發展中,如何在推動橫琴發展的同時,實現澳門經濟的平衡發展,是特區政府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問題。只有實現琴澳兩地的互利共贏,才能更好地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爲區域協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