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防範守好錢袋 警惕新型詐騙手段

2025-08-13

【正視聽】昨日,一則關於澳門中年女子聊天軟件帳號被入侵,進而遭受假冒親戚詐騙,損失高達50萬港元的新聞引起了社會關注。更令人震驚的是,警方已拘捕一名涉嫌為詐騙集團在香港開設5個銀行帳戶收款的內地女子,她因觸犯相當巨額詐騙及清洗黑錢罪而面臨法律制裁。這一事件不僅再次敲響了防騙警鐘,更揭示出詐騙犯罪手法在不斷翻新,市民需時刻保持警惕,以防落入詐騙陷阱。

據報導,受害女子原本只是與親戚在聊天軟件中討論購買車輛的事宜,卻不料這一私密對話被不法分子截獲並利用。通過入侵受害人的聊天軟件帳號,詐騙者得以冒充受害人的親戚,編造急需匯款的謊言,誘使受害人將巨額資金匯入指定的銀行帳戶。這種手法之狡猾,令人防不勝防。更令人擔憂的是,詐騙者還選擇在境外開設銀行帳戶收款,以此規避澳門金融機構的監管,這無疑為打擊詐騙犯罪增加了難度。

此案的偵破,得益于澳門司法警察的迅速行動和細緻調查。他們不僅鎖定了涉案的銀行帳戶持有人,還在該女子11日入境時將其截獲。經初步調查,該女子承認收取了1.2萬元人民幣作為報酬,按照上線成員的指示在境外開設了多個銀行帳戶,並將這些帳戶交給上線成員操控。然而,她對於款項的具體去向卻一無所知,這無疑為案件的進一步偵破增加了複雜性。

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們,詐騙犯罪的手法日益多樣化、隱蔽化。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如駭客攻擊、網路釣魚等,非法獲取個人資訊,進而實施精准詐騙。他們往往選擇境外收款,以逃避當地法律的制裁和金融機構的監管。這種新型詐騙手段不僅隱蔽性強,而且危害性極大,一旦得手,往往給受害者帶來難以挽回的經濟損失和心理創傷。

面對這種嚴峻形勢,市民必須提高警惕,加強防範。首先,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個人資訊,避免在公共場合或不安全的網路環境下洩露。其次,要謹慎使用聊天軟件等通訊工具,避免與陌生人進行涉及金錢的交易或匯款。特別是當對方要求將資金匯入境外帳戶時,更要格外小心,務必通過多管道核實對方的身份和帳戶資訊。此外,還應定期檢查和更新自己的網路安全設置,確保個人資訊的安全。

同時,政府和相關部門也應加強監管和打擊力度。一方面,要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防止其成為詐騙犯罪的幫兇。另一方面,要加大對詐騙犯罪的打擊力度,提高違法成本,讓不法分子付出應有的代價。此外,還應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市民的防騙意識和能力。通過舉辦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向市民普及防騙知識,讓他們瞭解詐騙犯罪的手法和特點,學會如何識別和防範詐騙行為。

詐騙犯罪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來加以解決。在此,我們也呼籲廣大市民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言辭和承諾。在面對涉及金錢交易的情況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避免因一時疏忽而陷入詐騙陷阱。

--昀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