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47號
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
教區為已故胡子義神父
啟「列品程序」
2025-07-31
【本報訊】在九澳聖母村四十七年服務漢森病人(麻瘋病患)的胡子義神父,在很多市民心目中猶如聖人。天主教澳門教區昨日在網站發出關於胡子義神父「列品程序」的公告,意味天主教會正式開始胡子義神父的「宣聖」程序。
天主教澳門教區的公告 (https://www.catholic.org.mo/list-9/3270) 表示,胡子義 (Don Gaetano Nicosia S.D.B.) 於一九三五年以慈幼會傳教士身分來到中國,於一九四六年在澳門成為神父;在澳門、香港和中國大陸服務青少年和信友十七年後,於一九六三年被派往澳門路環九澳附近照顧漢森病人,長達四十七年,同時也服務貧困和被遺棄的兒童。
鑑於胡子義神父多年來聖德聲譽日隆,鮑思高慈幼會總申請人於去年一月廿四日正式請求澳門教區主教李斌生啟動列「真福品」及「聖品」程序。李斌生於本月簽署公告,並邀請全體教友將任何信息直接告知或提交「澳門教區法庭」,以便從中推論出任何有利於或不利於胡子義神父聖德聲譽的因素。
鑑於有必要根據教會法典的規定,收集所有歸於胡子義神父的著作(日記、信件或其他私人著作),或任何與他相關的著作,李斌生要求所有持有這些著作的人士,如果尚未將其送交慈幼會,盡快將其歸還「澳門教區法庭」。希望保留原件者,可提交正式認證的副本。
除了在聖母村服務漢森病人外,胡子義神父回應社會,尤其是弱勢人士的需要,陸續創辦服務機構。一九六八年,在九澳開設一所托兒所,就是現今的九澳聖若瑟學校。一九八五年,再在九澳開設雷鳴道主教紀念學校,接收終日流蕩街頭的男生。一九六八年,為傷殘弱能兒童開辦主教山兒童中心。一九七七年,為弱智、肢體傷殘及精神病患者籌建聖路濟亞中心。
據了解,「宣聖」過程包括四個主要步驟。在一個天主教徒去世至少五年後,其所屬信仰團體可向教區主教提交「宣聖」申請,說明候選人生前如何過著聖德的生活,並列出考慮「宣聖」的理由。
若教區主教認為有足夠證據,會向梵蒂岡請求開設特別法庭的許可,隨後召集證人證明候選人的善良、聖德、對天主的奉獻以及其他美德。如果通過這一步,候選人被稱為「天主忠僕」,教區主教將正式報告和請求送交羅馬審查,進入「宣聖」過程的第二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