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42號
2025年07月25日
星期五
香港中成藥產業發展迎三大機遇
2025-07-25
【香港中通社7月24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明臻)香港擁有不少歷史悠久、聲譽良好的中成藥品牌,亦是海內外旅客遊港後的必備伴手禮。香港貿發局24日發表《香港中成藥產業機遇與挑戰》報告指出,出口中成藥中逾九成為本地生產,明顯與其他以轉口貿易為主的產業不同,本地中成藥產業大有可為。
報告指出,去年香港中成藥出口額28.8億港元,當中93%是本地生產產品;內地是主要出口市場佔比超70%、其次為澳門約20%、東盟約6%。
據統計,香港目前有約2000家中成藥及中藥材相關企業,約264家獲納入香港中成藥製造商名單。截至今年7月初,約有345家企業擁有8244種在香港註冊的中成藥。
因此,有別於其他以轉口為主的貿易產業,香港中成藥產業現下可以抓住三大機遇。
首先,香港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動中醫藥發展;包括設立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以規管中成藥註冊;在中醫教學、醫療及科研等方面提供持續支持;今年底,香港首家中醫醫院將逐步投入運作,進一步促進中醫及中成藥的普及化。
一些本地中成藥企業及大學亦致力發展新的中成藥以進一步拓闊市場。香港浸會大學中藥創新研發中心,基於先前對傳統中草藥古方“麻子仁丸”的研究,研發治療慢性便秘的新藥,首次獲批於美國進行臨床研究。
另一方面,內地作為全球最大中成藥市場,中成藥流通銷售金額超4500億元人民幣。隨著內地簡化有關中成藥的上市註冊審批程序,為港商拓展大灣區及內地其他市場提供極大便利。
2021年,內地已簡化在港澳上市傳統外用中成藥的註冊審批流程;2025年1月,國家藥監局進一步簡化審批在香港使用15年以上、生產過程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要求的傳統口服中成藥。
此外,全球電子商貿蓬勃發展,跨境電商零售也為香港中成藥開闢新的銷售渠道。
海外市場方面,東盟電商零售市場迅速增長,當地對草藥及保健相關產品有需求,香港中成藥企業可通過線上渠道發掘更多商機。內地市場方面,部分外用中藥酒已被納入《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允許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銷往內地。
香港貿發局首席經濟師趙永礎表示,香港中成藥產業雖規模不大,但具備一定特色與品牌基礎,在消費者中存有認知度,成為其拓展市場的重要依託。
但他提到,海外地區對中成藥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各不同,不少海外市場把中成藥歸類為草藥、保健食品、膳食補充劑等類別。他認為東南亞市場潛力值得關注,但現階段面臨監管體系不統一的問題,企業需應對複雜的准入規則。若能解決這些問題,東南亞市場有望成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