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寄語青年

低薪換經驗

好加強競爭力

2025-07-24

【本報訊】有青年面對公司領導層由外僱出任而覺得沒有晉升機會。有協會會長相信僱主定會提升有培訓和經驗的本地年青人,也相信政府每年會嚴格審批外僱領導層的續期。另外,有學者建議青年人以較低薪來換取工作經驗,之後才有更強的競爭力。

外僱佔據領導層青年難晉升

澳門電台節目「澳門講場」昨早的專題是「促進青年就業」。有聽眾反映青年在公司內覺得沒有機會晉升,因為領導層都由外僱出任。人力資源協會會長徐展文表示,澳門年青人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也要敢於競爭;否則,永遠都不能晉升到領導層。

徐展文又提出,外僱是補充本地人就業不足,也設有退場機制。若僱員有培訓和經驗,相信僱主一定提升本地年青人,相關部門亦會每年嚴格審批外僱領導層的續期。

至於有聽眾反映青年對前景感到失望,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系助理教授王海濱表示,年青人要調低對工資的期望,以較低薪為代價,來換取工作經驗,之後才有更強的競爭力。他也建議剛畢業的年青人多些參加培訓和實習,例如金融、科技、語言都是很好的項目。

對於仍未找到工作的年青考慮修讀碩士學位,王海濱表示,僱員持有碩士學位的收入中位數較持有學士學位多出約九千元,修讀碩士學位應可較大提升競爭力。

教青及青年發展局青年發展處處長趙寶威也提到年青人要對自己有信心,一時間找不到工作未必需要太消沉,政府亦有很多資源協助年青人就業,他們可以參加勞工事務局的配對會,相信有更大機會可以就業。

勞工事務局就業廳廳長李麗琼表示,該局設有與大型企業合作的就業加培訓專項計劃,年青入先入職有發展前景的崗位後接受培訓,每過一個階段都有薪酬調升。

勞局上半年成功配對求職人次逾五千二百

李麗琼也指出,今年上半年,各項就業支援服務成功配對求職者達五千二百二十四人次,逾五成為卅五歲以下青年。廿五歲以下青年由登記求職到成功就業,平均需要五十天。「職出前程實習計劃」過去五年共有一千七百多人參加,約八百五十人在實習後獲聘,六百多人入職,約一成人有晉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