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38號
2025年07月21日
星期一
IP非靈丹妙藥 需真正帶動社區經濟
2025-07-21
【特稿】 IP經濟近期在本澳談得十分火熱,政府的數據也指,設於社區的IP打咭點為社區帶來億元起跳的消費額。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社區經濟起伏,商戶最清楚,所以坊間對於IP帶動的社區經濟成效仍然存疑。要令IP經濟真正帶動到社區經濟,居民、商戶普遍看得到、感受得到IP經濟起到的社區經濟成效,方可說服社會和成為經濟新增長點。
社區消費大獎賞結束後,社區消費氣氛回落,縱然設於社區的數個IP打咭點為社區帶來一定人流和消費額,社區消費氣氛仍不如社區消費大獎賞時活躍。政府近半年大力推IP經濟,但坊間對於IP經濟似乎評價一般,為打咭而專程進入社區的遊人的確有,但對社區內的經濟帶動成效則未能擴大覆蓋面,「打個咭、完成任務後走人」佔大多數,莫說帶動社區經濟,就連與打咭點近在咫尺的商店都未必能受惠,而且,部份社區本身缺賣點和吸引力,難以將IP與社區氣氛結合,吸引遊人駐足多一會、在社區內走走,發掘社區的魅力,例如青洲和白鴿巢,人流和消費情況都不如理想,帶出單靠打咭裝置,難以令社區起死回生,社區經濟需要的是「妙手回春」,令社區經濟在IP裝置引入人流之下,令IP裝置與社區有連結,為社區添上吸引力。
IP能否成為靈丹妙藥,重點是如何將之與社區加強聯繫。可以考慮設社區限定版IP造型,將有關IP與所座落的社區結合,推出該IP澳門版、社區版和其他周邊產品,產品不一定是免費,可以是售賣形式,增加普及性,最重要是將澳門元素與IP結合,成為一個新元素、新產品,深化IP 經濟,使IP經濟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
*日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