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橋之亂

事緩則圓

2025-07-17

林翊捷:暫緩「A、B通道」並非壞事。

【本報訊】世界遺產委員會要求澳門提交「新城A、B區行車天橋」的「遺產影響評估」報告,官員的說法是現時未有方案、規劃。文遺會委員林翊捷表示,看來「A、B通道」的決定並不非常迫切,暫緩既可向世遺委交代,也可與市民協商,並非壞事:「事緩則圓」。

按照世界遺產委員會(世遺委)的決議,本澳若是繼續推進「新城A、B區行車天橋」的建設,定要展開「遺產影響評估」,並向世界遺產中心提交報告,在對方得出認可的審查結果前都不能動工。

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城市規劃師林翊捷認為,世遺委很疑慮「新城A、B區行車天橋」影響世遺(東望洋燈塔)的景觀,情況並不如政府之前「說得那麼輕鬆」。政府現時似乎重新規劃或重新考慮「A、B通道」,可說是「合適的反應」。他說:「最好是停一停,諗一諗有無更好、對景觀傷害更少嘅方案。」

林翊捷表示,新城A區多條與澳門半島連接的通道,除「A、B通道」外,其他的或是完工或是動工之中;加上新城A區的公屋興建進度放緩等因素,相信九萬六千的規劃人口不會在短期內全部入住,看來「A、B通道」的決定並不非常迫切。現時暫緩「天橋」方案,既可向世遺委交代,也可與市民協商,並非壞事。他認為,決策時不能忘記以保護國家和澳門的國際聲譽為大前提。

「A、B通道」的最早方案是隧道,早前的方案是「高橋」;兩者之間是「低橋」,如同孫逸仙大馬路在嘉樂庇總督大橋下通過,但將會永久阻斷進出外港碼頭的航道,各個方案都有優點也有缺點。林翊捷表示,內地使用盾構方法建設隧道已經非常成熟,而「輕軌東線」將是在地下及海底隧道行駛,使用盾構建構隧道或可考慮用於「A、B通道」,但要考慮成本問題。

早前,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透露有計劃建設「輕軌南線」,林翊捷提出,現時可否綜合考慮南區的交通?他強調,「A、B通道」、「輕軌南線」就算不是一齊建設或不是置於同一結構,都應考慮兩者的關係,都應為後建者構思「預留方案」,避免往後出現更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