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大地震』

衝擊台灣企業出口競爭力

2025-05-07

【香港中通社5月6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新台幣連日來大幅升值。台灣產業界人士指,台灣仰賴出口的機械、化工、紡織等產業恐受到嚴重衝擊。

新台幣對美元匯率繼2日創下台當局有統計以來最大升幅後,5日繼續飆升,盤中一度觸及29.59元,突破30元大關,終場收在30.145元。

短短2個交易日,新台幣已升值1.872元,升幅達到6.21%。以周線來看,呈現連續5周上升的態勢。台當局貨幣政策主管機構對此表示,波動主因是出口商大量拋匯,以及新台幣升值的強烈市場預期心理所引發的效應。

該機構負責人稱,近兩個交易日均進場調節。近期匯率是過度波動,非正常現象,同時發現類似炒匯現象,已提出警告。他還呼籲,市場評論人員勿評論臆測匯市,廠商不要聽信市場誇大不實的分析,產生非理性預期而拋匯。

進入4月以來,美元走弱、新台幣走強趨勢明顯。截至5月2日,新台幣匯率呈現連續5周上升。報道指,儘行政當局聲稱美方並未要求新台幣升值,但台北匯市仍掀起“賣匯風潮”,新台幣近期面臨強大升值壓力。有外匯交易員表示,主管機構雖有調節,但相比之下力道不大。

台媒評論指出,當局主管機構過去針對新台幣匯率被認為是“阻升不阻貶”。隨著美方關稅談判的推進及加大對台壓力,新台幣勢必“被迫升值”。台灣尚未坐上關稅協商的談判桌,新台幣就已快速升值,這也導致台當局及產業界面臨“關稅還是匯率”的兩難境地。

台灣機械公會代表表示,新台幣匯率近期升勢猛烈,出口為主的機械、化工、紡織等傳統產業匯損壓力驟增,獲利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希望台當局保持匯率穩定,維護廠商的出口競爭力。

此外,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跌5.3個百分點至48.9%,結束連續兩個月擴張轉為收縮。未來展望指數則中斷連續3個月的擴張,下跌23.1個百分點至36%,創下新冠疫情以來最大跌幅。分析認為,面對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製造業廠商對前景擔憂從而變得保守。

朱立倫:美債危機 台受傷最深

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6日示警,6月恐爆發美債危機,擔心只有台灣未減少美債,甚至可能增加,屆時受傷最深的是台灣,損失的是全台民眾。

近期新台幣持續升值,台當局領導人賴清德出面回應稱,升值主要是外匯市場預期心理造成,同時有許多不實信息、政治人物攻防鎖定匯率議題進行炒作。

朱立倫6日上街宣講“反罷免”,批評民進黨創下民主之恥,全世界關心的是關稅戰、經貿戰,只有台灣在拼“大罷免”。

朱立倫表示,產業界擔心新台幣大幅升值,賴清德卻稱是“在野黨唱衰造成”,民進黨當局不懂財經、不負責任,就職近一年一事無成,唯一成就是“家暴在野黨”。

針對台灣未來面對的經貿形勢,朱立倫示警,6月可能爆發美國債務危機,目前包括中國大陸、日本、印度等都在減少美債,台灣不僅沒有減少美債,甚至可能增加美債,屆時風險由全台民眾承擔,損失由民眾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