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72號
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推生育計劃 相關福利需持續
2025-05-05
【特稿】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於早前發表的《2025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一項“育兒津貼”計劃引起了廣泛關注。該計劃提出,向澳門永久性居民中的三歲以下嬰幼兒每月發放1500澳門元,每年合共發放1.8萬澳門元津貼。這一舉措,在澳門社會乃至更廣的範圍內都激起了層層漣漪。
近年來,澳門的生育率持續走低,2024年生育率僅為0.87,這一資料反映出澳門同許多發達地區一樣,面臨著少子化的嚴峻挑戰。而育兒成本的不斷攀升,更是讓許多年輕家庭在生育問題上躊躇不前。從孩子呱呱墜地時的奶粉、紙尿褲,到逐漸成長過程中的教育、醫療等費用,無一不是沉甸甸的負擔。在這樣的現實面前,政府發放育兒金,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從家庭層面來看,育兒金的影響立竿見影。對於普通家庭而言,每年1.8萬澳門元的津貼,雖然不能完全解決育兒的所有費用,但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經濟壓力。這筆錢可以用來給孩子購買更優質的奶粉、童裝,或是支付部分早教課程的費用。以一個澳門的年輕家庭為例,夫妻雙方都是普通上班族,月收入合計約3萬澳門元,在扣除房租、生活開銷後,每月結餘並不多。孩子出生後,經濟壓力明顯增大。有了育兒金後,每年多出來的1.8萬澳門元,能讓他們在給孩子選擇生活用品和教育資源時,不再那麼捉襟見肘。
從社會角度而言,育兒金的意義更為深遠。一方面,它是對家庭生育的鼓勵,有助於提升生育率,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為澳門的未來發展儲備人口紅利。當更多家庭因為育兒金的支持而願意生育,未來的勞動力市場將更加充足,社會的養老負擔也能相應減輕。另一方面,這體現了政府對民生的關懷,增強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在全球都在探索如何應對少子化的大背景下,澳門的這一舉措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當然,育兒金的實施也面臨一些挑戰。資金的可持續性是首要問題,澳門財政收入較為單一,主要依賴博彩業,如何確保在經濟波動時,育兒金的發放不受影響,需要政府精心規劃財政預算。同時,如何保證育兒金精準發放到每一個符合條件的家庭,避免出現冒領、錯發等情況,也需要完善的監管機制。
澳門的育兒金政策,是一次充滿善意和遠見的嘗試。它承載著政府對家庭的關懷,對社會未來的期望。在未來的日子裡,希望這一政策能順利實施,甚或將相關福利加碼,為澳門的家庭帶來更多溫暖,為澳門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讓這座城市在人口結構優化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逸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