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834號
2021年08月17日
星期二
醫療團體:不打疫苗猶如高空作業不系繩
2021-08-17
【特訊】澳門青年醫療人員協會會長趙雲橋表示,衝鋒一輪,澳門暫時結束了緊急狀態,除了封控區,市面還是回復正常。但是,隨著中國內地部分城市再一次疫情爆發,也眼見海外多地依然嚴峻的情況,可見眼下我們對疫情依然不能有一丁點放鬆。國內外多位公共衛生專家也一直在提醒著大家,我們仍然要以消滅病毒為目的,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
截止到兩天前的數據來看,澳門目前已經接種新冠疫苗的人數是24萬,對於澳門人口來說完成率大約是37.4%,還不到一半。他指出,疫苗不是特效藥,它的作用主要在於減少發病率和死亡率,拖延時間,它是給人類的一條保險繩,不至於讓人一失足而墜入懸崖。所以,不接種疫苗,就跟高空作業不系安全繩一樣,是以僥倖心理來安慰自己,因怕麻煩而無視生命危險。
他亦指出,政府在防疫擬定公共衛生政策時,得了解病毒如何傳播。有研究報告指出,約45%病例是在未出現症狀前就開始傳播的,另6%是無症狀者傳播,10%則是通過環境傳播。只有四成病例是有症狀時傳播的。尤其是目前最新的變異病毒,其傳播速度更快,傳播力也更強。在相對密閉環境中,一頓飯的功夫,病毒便可傳播。這要求我們的應對要更准、更快,也提醒我們疫情防控是「持久戰」,防控措施要有「連貫動作」和「恒常準備」,切忌麻痹大意。
因而,他建議當地政府應當做好長期的「全民核酸」預案,一但有疑似密接,則隨時啟動「全民核酸」。而這種「全民核酸」,不應該再像第一次一樣,開放式地任由市民自由報名,那樣既增加了因為聚集引起的風險,也增加了突發性壓力。應當仿效鄰近地區,將社區碎片化管理,一旦出現情況,先最大限度封控,然後優先處理封控區的核酸採集,再根據片區規劃,逐一片區採集。同時,要盡可能地提高檢測速度,用盡所有方法盡快出結果,這比採集速度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