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775號
2021年06月09日
星期三
全民核檢未有時間表
2021-06-09
【本報訊】在出入境數字不受壓縮的情況下,一旦本澳必須「全民核檢」,逾五百天沒有離澳的居民覺得自己受到不斷進出內地的人士「拖累」。衛生局局長羅奕龍回應,當局是因應疫情展開核酸檢測,不能視一些人士「拖累」全澳居民。他又提出,每名患者都是受害者;那怕患者引發了疫情,都不應受到怪責。
昨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突然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會首先由衛生局局長羅奕龍發言,他首先宣稱,留意到網絡出現「全民核檢」的謠傳,當中更提及措施的開展日期。他澄清,「全民核檢」仍處於籌備階段,未有具體日程或時間表。
羅奕龍也指出,當局現時從多個方面籌備,包括:物色核酸檢測的採樣點,考慮其位置、空間佈局、動線、流程等;準備儀器設備和試劑;安排人員 (採樣、登記、清潔、保安等) 的調配。他重申,核酸檢測作為防疫的手段,當局會因應鄰近地方和澳門疫情去決定實施時間,以及檢測的範圍、對象。
有市民在網絡上坦言,疫情出現至今五百多天,自己一直留在澳門,既沒有前往外地,也沒有返回內地;若因為一些人士不斷往返內地而導致澳門出現社區爆發,隨之需要六十多萬居民接受核酸檢測,覺得是被那些人士「拖累」。當局對此有何回應?
羅奕龍駁斥『拖累』論
羅奕龍回應,在疫情中,每一個患者都是受害者;那怕這位患者引發疫情,都不應該受到怪責;法律也規定,不能歧視傳染病患者。續提出,因為個別或一些人士引起社會問題後,當局隨之因應疫情展開核酸檢測,不能把他們視為「拖累」全澳居民。
「衛生部門盡力推出各項措施,包括嚴守外防輸入,希望減低澳門出現社區個案的風險。」羅奕龍表示,倘若出現很大風險,本澳才會「全民核檢」。並宣稱,「全民核檢」涉及調動所有資源,甚至可能暫停日常服務,當局不會「為做而做」;但是,現在一定要做好預案,在需要時立即做好。
若有市民拒絕「全民核檢」,將有甚麼後果?羅奕龍回應,每一個市民有義務遵守防疫要求。若市民曾與患者密切接觸,當局強制執行的程度相當之大。若市民受到感染的風險較低,又有合理解釋,則視乎情況而定,難有絕對的答案。他回應傳媒詢問時也表示,一旦「全民核檢」,小朋友也要接受採樣。
治安警察局的數據顯示,前日全澳各口岸的入境人次約十八萬三千一百人次,其中,澳門居民入境人次較前一天增加百分之三十,旅客入境人次增加約百分之四十三,内地僱員入境人次增加約百分之四十五;澳門居民出境人次較前一天增加約百分之四十四,内地僱員出境人次增加約百分之四十六。
類似『安心出行』仍在籌備階段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協調員梁亦好回應傳媒表示,類似香港「安心出行」的手機程式仍在籌備階段。她解釋,應用程式是為市民記錄自己的行程,方便當局追蹤曾與確診者接觸的人士;而且,資料只會記錄在個人手機內,不會上載到政府的資料庫。被問及會否如同香港不強制使用手機程式,容許市民進入場所時填寫資料?梁亦好表示,當局考慮到場所持有市民資料的問題,暫時未有定案。
另外,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公布,由今日起,黑沙環青年活動中心設為臨時核酸檢測站,專為跨境學生提供免費核酸檢測服務,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十一時至晚上八時。體育局也通告,本周末舉行的國際龍舟賽,約兩千名運動員、工作人員需要持有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或者已經接種兩劑疫苗後十四天;而且,今年賽事不設現場觀衆席。